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生二孩之家长脑补那些事儿
王地
//www.workercn.cn2016-04-07来源: 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二孩政策放开后,大家都蠢蠢欲动。但真正行动起来的还不多。为啥?掣肘小夫妻的因素太多。先不说外部的,单就家里的都搞不定。父母年事渐高,谁给带孩子?不让父母带,找保姆吧,钱从何处来?自己带吧,全职妈妈还是全职奶爸?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想想都望而生畏,要二孩的勇气何来?再说外部的,国家层面的配套措施,迟迟推开不了,生育女性的权利如何保障?怎么降低生育二孩的经济成本?这一连串的问号,亟待求解。

  由生二孩引发的奇葩故事也不少。前段时间刚看到一则新闻说某市学校一女教师在微博上晒出劳动合同。校方对育龄女教师列出霸王条款,称若因上学期怀孕导致下学期不能工作或中途辞职者,需为其他代课老师的代课费和招聘费买单。最近又一则消息让人跌掉眼镜,中原某省一所中学推出“怀孕二胎指标”,有老师甚至排到2020年之后,而且指标到期不用将作废。

  排号生孩子,你当造人是种瓜呢那么容易?不过由此提出的改革问题值得探讨。全面放开二孩也是一项生育改革,每一项改革政策,都涉及复杂而普遍的调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系统、全面地看待,使得改革的步伐能够齐头并进,相互呼应。我们注意到,有些省份已经动起来了,比如吉林、海南、云南等20多个省份已经修订了计生条例,所有省份均对女性产假进行不同程度延长。对于酝酿生二孩的家庭来说,这不啻一种激励,但另一方面,对于工作单位来说,无疑又会造成一定的负担。这个成本谁来分担,必须要得到正视,也需要摊到桌面上讲解清楚、化解到位,而不是简单地压到某一方肩上。

  生个孩子都不易了,养孩子更难。不光是经济上的负担,教育子女成才就不说了,仅仅健康成长都很难保证。关键现在社会上毁三观的东西真是不少。正统的、规矩的,不受青少年们的待见,歪说扭曲的、另类新奇的,倒是传染性极强,带着带着就把孩子们带到沟里了,再往回拉,困难极了。

  有多少男孩女孩攥着“掏粪男孩”演唱会的天价票哭哭啼啼,又有多少宋仲基的粉丝为他生来为他死,当父母的那点可怜工资,都让他们变成机票带你飞了。

  看到粉丝经济带来的红利和变现能力,很多人的歪脑筋就越动越活,继续让家长们揪心,让孩子们掏心。由此催生的网红们,让识别能力不强的青少年做着一夜爆红的美梦醒不过来。papi酱、二更食堂、鹏飞姐等这些拥有众多铁粉的网红,靠拍点神经大条的视频,似男非女的艳照就能红,而且是真红,孩子们说那是真爱,让你气得死去活来。新出的网络电影,听听这名字,《灵魂罪男女》《小主起来嗨之死亡直播》《谋杀之彼岸荼蘼》,这些网络电影不用看剧情,孩子们上网给他们捐钱,就大获成功,美其名曰众筹,靠着青少年的情感驱动,催生粉丝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这叫家长们生生吞下的苦果,是他们生下孩子前,想都想不到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