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手势”成就辟谣经典案例
周茂川
//www.workercn.cn2016-04-12来源: 扬子晚报分享到: | 更多 |
昨天,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都被“最新国际通用报警手势”刷了屏。然而短短一天时间,这条迷惑性极强的“谣言”就迅速得以澄清,成就了一场新媒体时代如何辟谣的经典案例。
当一条顺应人们心理的“善意谣言”遇上基于熟人建立的“微信朋友圈”,一般情况下想辟谣应该是颇费周折,这次的“神速”究竟神在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次的关键正是在一个“快”上。
首先是警方行动快。正当谣言甚嚣尘上之时,包括江苏警方在内,几乎全国各地的警方都迅速行动起来,对该事件进行辟谣,关键词也高度统一:“警方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报警手势”。事实上,正是因为警方的快速反应,让谣言迅速降温、湮没。
新媒体时代,辟谣最关键的其实正是政府部门的快速反应,很多时候谣言扩散,主要原因就是政府部门的缺位。当真相迟迟不露面,谣言势必会风生水起。
其次是媒体反应快。几乎是和警方同时,包括扬子晚报在内的主流媒体都第一时间刊载了辟谣的消息。拿我们扬子晚报来说,更是在官方微博、微信、“扬眼”客户端、扬子晚报网轮番发布辟谣消息,媒体的公信力以及传播力度,让正本清源的声音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
还有就是部分网友脑筋转得快。谣言刷屏朋友圈之时,有些人可能是下意识地转发,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现出了理性和谨慎。“既然有这样的报警手势,为何国家从来没有推广过?”“世界各国的报警电话都不一样,凭什么这个手势能国际通用?”“一个陌生人一脸希冀地捏着兰花指在你面前晃,你会想到去报警?”……很多网友发出了一连串的疑问。
事实上,正是这些有着质疑精神的网友有效阻止了谣言的进一步扩散,而他们,也为我们普通网友树立了榜样。在传言面前,谨慎发声、积极求证,才不会成为谣言的免费传播机。
编辑:张苇柠
快评论 2013-03-22 |
袁云才:给“索赔”留点尊严 2013-07-11 |
魏润身:儿童猫步别走多 2013-10-28 |
龙敏飞:“偷官员不算偷”仍需真相披露 2014-07-30 |
快评论 2015-04-14 |
王石川:医生不愿子女从医,何奇之有 2015-05-28 |
林 萧:嫖客救助“失足女”应奖罚并举 2015-08-04 |
新闻工作贵在“拨云见日” 2016-02-24 |
新民晚报:安监局长为何会“不知道” 2010-03-19 |
新民晚报:安监局长为何会“不知道” 2010-03-19 |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