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低价救命药缺货”呼喊政策“救命”
龙敏飞
//www.workercn.cn2016-05-04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这个五一节,赵碧珍觉得特别漫长,她患有心脏病,需要开胸更换心脏瓣膜,因为手术必用药鱼精蛋白缺货,她只能在病房里排队等药。她的病友们等不及,已陆续离开,她一直在等待,但不知何时能等来“救心”的药。鱼精蛋白全国性缺货,今年并非第一次。5年前,也曾经出现过。低价救命药,越来越高频率出现缺货。有医生分析,这与药品价格低,企业利润薄、无生产积极性有关,甚至有医生猜测,此次可能是药品生产企业涨价的前兆。(5月3日《华西都市报》)

  这些年在医药行业,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降价死或低价死。据媒体报道,最近引发热议的魏则西事件,他生前也曾抱怨:廉价药不能入关,难道等我死?这是外国“廉价药”无法进入国内的尴尬。而与之对应的则是,国内“廉价药”奇缺无比:早产儿补钙用的维生素D价格仅为几毛钱,但市面上却极难寻;3元多一支的心血管疾病常用药西地兰“失踪”……置于这样的现实语境下,此次低价“救心药”的缺失,不过是逼仄现实的缩影罢了。

  “低价药”缺货,或“高价药一降价就死”,背后的原因是一样的,就是无利可图,便无人愿意生产,也没有医生愿意使用。于是,在“低价药”的背后,便形成了一条死循环——药物看起来很低价很美好,但没有人生产也没有医生开这些药。这样的现实,其实在情理之中:对医药企业来说,逐利是他们的本性,不生产无法赚钱的药品,不足为奇;对医生来说,在以药养医的境况下,使用高价药能获得更多薪水,何乐而不为呢?

  “低价药”的缺货,对医药行业或者医生来说,似乎影响不大,他们可以用更高价的药品来替代,但对患者而言,影响则非常大:一方面,“低价药”的缺货,不仅会导致患者的合理用药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更会加剧“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另一方面,则是一些人可能短时间无法凑齐甚至一直都无法凑齐“高价药”的药费,其所带来的后果,便是耽搁治疗,甚至是生命的代价。以此分析可知,对“低价药”缺货的现象,必须引起重视。

  对这个问题,政府部门也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比如去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就发布了《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全面构建药品集中采购新机制,药品采购将分五类进行,引入谈判机制降低药价,但是对于常用低价药不议价。在很多人看来,这份《通知》最大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市场适度调整药品的价格,同时政府用行政手段保障供应,但由于“以药养医”的体系性症结与医药生产企业利润核算的问题,其现实执行力并不理想。

  因而,“低价救命药缺货”呼喊政策“救命”,也就是说,除了要破除“以药养医”的问题之外,还应从定价机制、医保制度、招标采购、税收制度、审评审批等多方面给予“低价药”、“廉价药”生产企业以政策倾斜,保证企业的合理利润,医药企业生产与供应“低价药”、“廉价药”才会成为可能,医生推荐患者使用“低价药”、“廉价药”才会照进现实,也才能形成必要的良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