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收“红包费”的殡葬服务患上“红眼病”
刘建国
//www.workercn.cn2016-05-31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昨日,记者接到榕一寺庙大知客投诉,一同修义工不幸身亡后,被送至福州群利殡仪服务公司承包的福州肺科医院太平间处理后事,遭遇乱收费、多收费。在大知客提供的收据中,记者看到,殡仪公司实际收取的费用中,不仅有多项远高于公示价格,收据上甚至公然出现“红包费”和“小费”。对此,殡仪公司回应,系员工自作主张违规收费,已在处理此事,将处分该员工,并将多收的钱退还。(5月29日 《海峡都市报》)

  其实,对于殡葬服务中的乱象,早已备受公众诟病。但即便如此,由于殡葬行业具有隐蔽性,种种乱象依然难以得到根治,死者家属面临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有人认为“死不起”。收取殡葬服务费,却开具“红包费”的收据,如此的做法,令人吃惊不已。根据相关负责人的说法,出现如此的错误,系员工自作主张,难道事实果真如此吗?

  不可否认,在殡葬服务机构,收费项目大都能够做到明晰的公示,但公示的形式却掩盖不住背后的肮脏一幕。现实中,价格公示包括事业性收费项目,如灵车、遗体冷冻等;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如:写挽联、接灵纳骨、租用告别室等。但并没有发现撒花瓣、“红床服务”“鲜花围床”等服务价格。但是,公示背后依然有“门道”,那就是公示项目价格都很低。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说服消费者选择价格更高的服务;另一种做法就是不将收费高的项目列入“公示一览表”。如此之下,当死者家属选择服务方式时,往往面临“挂羊头卖狗肉”的虚假行为。

  而且,公示服务内容与实际服务内容有差别,造成明暗“两张皮”的背后,则是殡葬服务机构逃避监管的伎俩。比如,殡葬机构开具的消费票据中,有的是发票,有的是收据、有的是手写白条,还有一些东西根本就没票。之所以如此,就是在于殡葬服务机构的盈利属性没有改变,市场化运作模式下,殡葬服务机构就可能会对金钱患上“红眼病”,不惜榨干死者的最后一滴眼泪。面对这种情形,就需要相关监管部门的发力,让有形之手对殡葬服务市场进行监管,让“白事”流程更加透明,禁止捆绑、分拆或诱导收费。

  殡葬服务应该兼具公益属性,不能过度依赖于市场化的运作,否则只会让“死不起”成为无奈的叹息。如何倒逼殡葬服务机构流淌道德血液,如何确保殡葬服务项目公开和透明,都需要相关部门的认真反思和警醒,从而真正治愈殡葬服务机构所患的“红眼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