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我们太不了解抑郁症了
顾骏
//www.workercn.cn2016-07-06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面对全社会抑郁症患者人数和比例都趋于上升的现实,校园里包括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对抑郁症疑似患者的关心,需要更加专业一些,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心理疏导之类的小处理。

  最近有媒体报道,北京某著名大学在寻求心理咨询的在校学生中,被查出有40人患有抑郁症。报道还罗列了现在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所承受的学业、论文、就业和家庭等方面的沉重压力,呼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校扩招以来,在校大学生规模不断膨胀,在上大学越来越容易的同时,进了大学以后到底怎么办却越来越成为问题。大学生有压力不难理解,反倒是过于轻松,在翘课、谈恋爱甚至打游戏中打发掉青春时光,更让学校和老师担心。但现在说因为压力过大而导致抑郁症患者增加,甚至一所大学里就有40人,还是不完全统计的结果,那就令人不安了。

  其实,媒体报道使用统计数据常有不合科学要求的地方。任何统计数据不能单独看,而必须放在一定的背景下来分析。比如,两所大学中都有40名大学生出现抑郁的症状,但一所大学只有4000人,另一所则有40000人,前者占了全校学生的1%,后者只占千分之一,放到国际上去,前一项数据尚且谈不上惊人,后一项还会激起业内专家怀疑,是否统计过程中有“重大疏漏”。媒体人希望自己的发现能得到受众的关注,这种心情能够理解,但随意摆布数据以吸人眼球,那就有悖职业道德了。

  就比例而言,数据不那么吓人,这是一回事。但就个人而言,患了抑郁症,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尤其在当下中国,公众往往认为抑郁症不是病,只是个人想不开或者放不下,开导开导,做做思想工作,再好好睡一觉,就没事了;要么认为患上抑郁症就是得了“精神病”,一辈子都毁了。两种极端的看法都会导致个人不敢甚至想不到去找专科医生诊治,最后耽误了治疗。

  其实,抑郁症不只是“心理不健康”,还是某种器质性病变,不但需要心理疏导,在严重的情况下,还需要药物治疗,患者中不但有性格内向的,还有性格开朗、情绪高涨的。一句话,对于抑郁症绝对不要用各种毫无科学依据的“常识”来看待之,真正关心身边有抑郁症病象的人,最好的办法是想办法让他去医院找专家诊断,一般的关心不是不需要,但好心办坏事则是绝对应该避免的。

  这意味着,面对全社会抑郁症患者人数和比例都趋于上升的现实,校园里包括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对抑郁症疑似患者的关心,需要更加专业一些,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心理疏导之类的小处理,而要有能力判断到底有没有抑郁症的可能,因为未能准确诊断病情,加上处理不够到位,最后病情加重,甚至引发极端行为的案例都不鲜见。“40个抑郁症患者”这一数据如果属实,那学校真应该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不能掉以轻心了。

  发生在校园里的事情,效应很少局限于校园。如果全社会对抑郁症的看法仍然谬误百出,那只会对校园里相关工作带来阻碍。现在无论机关、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对员工健康包括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招聘时把关越来越严,既为了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也为了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这本身也属正常。但各个机构自我防范越严谨,给有各种不利状况的个人留下的空间就越小。对于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的人来说,压力就会越大,他们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的机会就越少,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促成“语言自我实现”:说他有问题,他不真出问题了吗?

  所以,不但学校要关心可能或已经患有抑郁症的学生,社会也要为患过抑郁症的人士保留足够的机会,拒绝歧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