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女性就业被挤压到哪儿去了
易国祥
//www.workercn.cn2016-08-10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不同的做法,将继续导致女性在不同领域的畸形分布。

  “有企业到学校招聘20人,其中只招了一个女生”“只限男生”“男生优先”……中国传媒大学女生小赵说起之前在招聘会的遭遇十分沮丧。虽然小赵有中央媒体实习经历,又有博士生学历,但“用人单位还是最青睐男硕士,女博士的竞争力甚至不如某些名校男本科生。”(《人民日报》8月8日)

  与女性到企业就业“暗门槛”趋高相呼应,基层机关事业单位招聘时女生云集。在笔试环节,女生的竞争力明显高于男生。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多年——公务员面试“阴盛阳衰”,事业单位面试几近沦为“女儿国”。一场面试下来,“女生坚持到底”,考验着考官的审美毅力。

  不少基层机关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女性偏多,已经到了不好安排防汛值班等特殊工作的地步。出现这个结果,除了企业招聘“重男轻女”,还在于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必须符合“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的规定。

  可以预计,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不同的做法,将继续导致女性在不同领域的畸形分布。对女性个体来说,能够进入相对稳定的工作单位,有利于生育和家务的承担,但从长远来看,女性过于集中,长此以往,一定会影响单位正常职能的发挥。

  新一轮女性就业从企业被挤压到机关事业单位,主要是“全面二孩”政策之后,企业更明显地感受到了女性生育对用工成本的压力。我们不能苛求企业有牺牲利润的自觉。政府越提倡延长产假等优惠生育妇女,企业就越会提高“暗门槛”。尚有噱头特质的“男性产假”,目前难以成为普遍性做法。

  鉴于机关事业单位事实上为女性就业兜了一部分底,与其让财政对不利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与效能提供保障,不妨学习新西兰和俄罗斯在支持和鼓励生育方面的做法,向“全面二孩”政策之下的就业女性提供财政补贴或生育奖励,让生育成本社会化,为企业吸纳女性劳动力助力,从而促进女性就业合理均衡分布。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