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家庭医生,居民健康“私人订制”不是梦
练洪洋
//www.workercn.cn2016-11-01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河南省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河南省新密市召开。据悉,该省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面推开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到2020年,实现每个家庭拥有1名签约医生,每名居民拥有1份电子健康档案。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给公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当签约居民生病时,在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体系下,可以就近找到自己信赖的医生;患上慢性病,需要长期连续治疗、服药、跟踪服务时,有一位熟悉自己的医生提供“贴身服务”;从签约医生中获得权威的、正确的健康知识,使病人及其家人更好地管理自己……总之就是,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可靠性。签约医生虽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私人医生,但已呈现“私人订制”雏形。

  河南省推动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之政策背景是:2016年5月,国务院医改办、卫计委、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人社部、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顶层设计已定,各地纷纷推进。10月11日,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1次会议审议通过《广东省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实施方案》。广州市于2014年3月就发布了《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方案》,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不断向既定目标前进。

  按政策设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将向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三大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公共卫生服务涵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服务、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政策意愿化为现实之后,将进一步夯实健康中国建设,推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人民群众将获得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疗卫生人才是第一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全国范围推开之后,需要大量专业技术过硬的医疗人才。但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状来看,无论人才数量还是技术水平,都与这种要求不相适应。签约医生储备要多条腿走路,一是鼓励大医院的内科、妇科、儿科等专科医生和退休临床医师下沉到基层;二是尽快补上全科医生缺口,用一批经过正规医学教育和全科培训的高素质全科医生充实签约医生队伍;三是用市场化思维,完善激励机制,让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有利可图,吸引更多更优秀团队、个人进入,使签约服务得到不断改善。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同共享和技术是重要支撑。题中应有之义包括:其一,利用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等为签约居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和健康信息收集等服务,大大方便签约居民;其二,促进不同医疗卫生机构间资源共享,利用“互联网+”,提高签约医生、二级以上医院医生和签约居民之间服务、互动的效率,降低签约居民就医成本。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得到公众认可、配合是成功关键。这项服务一定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站在签约居民角度体验服务,发现问题、解决难题。让签约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譬如,签约居民优先获得预约挂号、预留床位等便利;在基层首诊会得到更高比例的医保报销;签约的慢性病患者,可以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等,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参与意愿,使得善政不打折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