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民生

儿科“遇冷”,避免疫后扎堆还要下硬功夫

孔德淇
2020-05-18 13:12:59  来源:红网

  记者最近在多家医院调研发现,受疫情影响,医院的整体业务量下降明显。不少医院院长都提到儿科患者减少最为明显,每逢冬春换季期儿童呼吸道疾病流行的高峰也不复存在。(5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

  “看病像打仗,挂号像春运”,过去但凡孩子有个头痛脑热、小咳小涕的,焦虑的父母都会立即带着孩子涌到大医院看病,流感高发期医院儿科爆满的新闻屡见报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家长担心在病人集中的医院,有被疾病感染的风险,当孩子出现小毛病时,他们首先会想到居家观察,尽量不去医院,或者就近到人少便捷的社区医院,这客观上给高热的医院儿科退了烧。而在此期间,诸如“多喝点水、清淡饮食,孩子的小毛病就自愈了”“注重家庭保健,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能够预防疾病发生”等容易被忽略的常识也产生了“奇效”,促使部分家长“小病小痛”也要挤大医院的就医观念得到纠偏。

  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孩子身体不适,家长心情急切可以理解,但防控疾病不能全靠大医院,在此之外,疾控部门、社区、家庭等,也是科学应对、联手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过度扎堆不仅增加了交叉传染的风险,长时间挂号、排队、等待也可能贻误幼儿病情,让一些本没有生病的孩子被折腾出问题,更会造成稀缺的儿科医疗资源被浪费,给儿科医护人员造成沉重压力。

  为何像感冒、咳嗽等小儿常见病不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当然,这一方面与家长过度医疗的就医观念有关,他们认为基层医院、县区医院看不好,只有省市级大医院才是“救星”。另一方面,一些家长也并不想去大医院凑热闹,而是因为“儿科令”长期执行不畅,停留于一纸具文,基层社区医院儿科“似有还无”,在软硬件方面没有能力收治儿童患者,无奈之下,不得不投奔大医院。

  要转变家长的就医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经此一“疫”,有关部门和医学组织应努力做好儿童医学科普,在医院、社区开办主题公益讲座,引导家长作出正向的改变。同时,补好“有效供给”这一课,“再苦不能苦孩子”才不致成为公共医疗服务领域的一句空话。一改儿童医疗的尴尬苦境,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人事、财政、劳动保障等部门亟须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民营儿科医院和移动医疗发展,缓解社会儿科医疗服务短缺,还要加强基层医院儿科门诊和病房建设,给予人员编制、场地、资金等作保证,解决儿科医疗“缺医少药”的症结,让心急如焚的家庭有号可挂、有医可求,从而切实回应广大家长的期盼,推动分级诊疗在儿童看病层面真正落地,使家长在孩子生病时做出科学合理的就医选择。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努力破解“农民工老龄化”带来的建筑业用工荒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持续走高,已升至40.8岁,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17.9%增至2019年的24.6%。与之相对的是3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32.9%下降到2019年的25.1%。

  • 中工时评:应对“招而不聘”的用工寒冬需做好“两个准备”

    “招而不聘”纸面上招工、“休眠式”生产熬冬、保守性储员、普遍降薪、裁员减负……据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记者在粤、闽、辽、豫、湘等多地调研发现,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各国失业率飙升,我国经济虽然已率先复苏,但由于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多地企业仍面临生产困境,用工意愿和规模下降,求职难度加大。

  • 中工时评:签约何须仪式!

    这两天,《半月谈》的一篇题为《一个项目签3遍,复工复产像表演?》的批评报道,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 中工时评:拒绝加班就必须赔偿用人单位损失?

    近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法院一个有关加班争议的司法裁决视频上了热搜,也成为劳动法学界关注的热点。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