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如果不能凝聚结构调整的信心,西方的21世纪很可能挑战重重
今年年初,当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上市时,没有人会想到这本艰深的经济学著作,会在一个月内卖出8万册,并连续数周雄踞亚马逊排行榜首位。在国内,这本书同样引发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何以如此?作者以历史数据向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提出挑战,并得出了一个重磅结论,即美国1%的人掌握了20%的财富。就这“1%主宰”的结论而言,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美国生活在第二个“镀金时代”。
“镀金时代”,源自马克·吐温的同名小说。19世纪末,摆脱内战后的美国开始扬起发展的头颅,科技水平提升,财富不断积累,国内整体呈现繁荣;但同时,繁荣之下又潜藏着危机:政治腐败、道德滑坡、贫富悬殊、劳资冲突等。这正是那个时期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冲击下带来的发展后果,一如用金色的外衣包裹着弊病前行。
如何把“镀金”锻造成“真金”,考验着当时的美国。美国知识分子由此划分出两大派,一是“革命派”,主张社会革命来修复工业化带来的危机;一是“改良派”,希望通过渐进社会改革来解决难题。然而,无论革命还是改良,镀金时代最终还是因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画上了并不完美的句号。危机让美国陷入萧条,也触发了变革的动力:加强立法保护、强化工会组织、建立社会福利体系等。毫无疑问,正是这些更加注重均衡发展的改革,造就了强大的美国。但今天皮凯蒂则再次警示,历史并未终结。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马克思经典著作《资本论》曾突然重新热销,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社会对资本主义局限性的重新认识。事实证明,尽管并未重现大萧条时代的严重后果,也未出现普遍性的财富流失,但负面影响并未“平摊”,财富精英受损有限,中产阶级和贫困群体埋下大单。正如有人所描述的,即使世界经济剧烈动荡,华尔街的红利依然很高,只不过这些都是派发给“帮助高管们保住职位的私人物品”,股民或其他多数人很难从中分红。
“占领华尔街”运动中有一句名言很说明问题,“在美国,1%的富人拥有着99%的财富。我们99%的人为国家纳税,却没有人真正代表我们。华盛顿的政客都在为这1%的人服务。”人们并非简单地向富人示威,而是更多地在向国家治理成效和政治结构表达不满。面对危机带来的改革窗口,美国主要政治力量仍然热衷于不合作式的博弈,却不愿配合对方破冰,党争对国家治理的负面影响在这几年暴露无遗。
马克·吐温说,历史尽管不会重复自己,但会押着同样的韵脚。经历了历史惨痛教训,人们可能不会再通过战争和危机走出新“镀金时代”。但如果不能凝聚结构调整的信心,西方的21世纪很可能挑战重重: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社会矛盾将不断加剧。
这,值得整个世界警醒,更值得政治家们去寻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