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张 洁:启航“一带一路”运筹两个大局
//www.workercn.cn2015-03-30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以来,这一倡议持续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在这些关注中,有欢迎,有质疑,也有反对,但更多的是观望,观望中国究竟如何具体规划“一带一路”,因为这关系到中国与各国战略的对接与耦合。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的演讲,是中国领导人促进国际社会了解、认同和接受“一带一路”倡议,达到增信释疑、凝聚共识的又一次外交努力,也是落实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总动员。而“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的发布,则标志着“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的对外大战略吹响了启程的号角。

  “一带一路”是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这一重大倡议的提出是由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亚洲国家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巨大现实需求所决定的,故而受到了周边国家乃至全球的关注。而“亚投行”作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其创始成员国的迅速扩容、总部的选址,以及规则的制定,都将持续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与201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高度契合,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这个文件,绘制出以中国为起点,覆盖亚洲、延伸至欧洲和南太平洋的互联互通路线图,制定了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的与各国的具体合作方案,阐明了中国各地方的开放态势,详细定位了相关省份在“一带一路”中的职能与责任,从而试图有机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类规则。这是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以扩大开放倒逼国内深层次改革的深远考量。

  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以宏大的视野为开章,阐述了亚洲的历史变革与地区特性,这是亚洲方式赖以形成的深厚底蕴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国对中国与世界,尤其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定位与认知。其中,与周边国家分享发展机会,通过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是通往政治认同与实现地区稳定的首要条件,也是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发力点。

  中国的崛起离不开稳定的外部环境,世界经济的复兴也受中国的深刻影响。中国在积极作为的同时,还需要具有风险意识,防范与化解来自领土领海争端、大国关系博弈、海外投资风险等诸多潜在危机,通过提升对内对外、中央与地方等全方位的国家治理能力,防微杜渐,化挑战为动力,最终与世界各国一起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实现世界和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