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侯玉婧:正视网络时代 的伦理困境
//www.workercn.cn2015-08-21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8月16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报道,指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帮助国家安全局大规模监听、收集互联网民众信息。尽管美国的监听、监视早已不是新闻,但一家美国电信巨头与情报机构间如此“自愿互助”且被曝光尚属首次。

  “窃听风云”频发,惹得大家人心惶惶,也不禁引发我们对网络时代伦理和法律问题的思考。当信息技术使实时监控成为可能,当网络监管使国家安全得到保障时,技术的“双刃剑”也正“逼着”每个公民做出道德选择:是拒绝监控而使国家处于茫然的危险之中,还是让渡自己的部分隐私?难以纷说的答案,实际揭示的正是信息时代的伦理困境。

  该不该监控?如何监控?监控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触及法治社会中,国家权力和个体权益应如何平衡的问题。在共同体中,个人让渡部分权利组成国家机器,目的是为了摆脱丛林法则,获得安全感;但是,如果国家权力僭越到可以任意监视私人生活,让人人处于被窥私的不安之中,那么这种安全感还有多大意义?也许正因为如此,不少国家才纷纷以法律形式限定了监听行动的种种禁区。

  哲学家弗里德说:“当且仅当一个人能控制关于自己的信息时,他才拥有隐私。”在互联网时代,这未免太过理想化,现实的两难让每一种选择都变得进退失据。但是,倘若以大历史的眼光,重新思考什么才是人类更好的发展,会发现,叱咤当下的信息技术也不过是一种中立性的附加,会否具有负面的外溢效果,完全取决于我们以怎样的观念运用它。具体而言,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防“以目的正义证明手段合法”的道德陷阱,警惕“程序即正义”的法律陷阱,避免监听、监控成为伦理之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