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李向阳:中国正在走和平发展的强国之路
//www.workercn.cn2015-09-22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开放包容:推动区域和多边合作的基本原则

  大国推动区域和多边合作,既是自身参与全球治理的内在需求,也是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途径。

  过去10年,国际经济领域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那就是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多边主义正在被以自贸区为代表的区域主义所取代。所有大国都把对外经济合作的重心转向了区域主义,区域主义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国家认同多边主义比区域主义更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于多边主义与区域主义的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都没有给我们提供确定性答案:区域主义发展究竟是多边主义发展的绊脚石还是跳板?前者意味着自贸区的排他性特征有可能导致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相互分离的自贸区小岛,从而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后者意味着自贸区以滚雪球的方式不断扩大,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因此,大国所倡导的自贸区都强调自身是服务于多边主义的跳板而非绊脚石,如美国力推的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等。

  中国在积极倡导多边主义理念的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原则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在2014年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北京峰会上,中国提出了以新的途径实现亚太自贸区的倡议。这一倡议的突出特征是从一开始就把亚太经合组织的所有成员纳入进来,而不同于美国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起步阶段就把一部分成员排除在外。美国的做法显然不利于以区域主义为跳板推动多边主义。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把开放包容的原则落到了实处。作为一种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它以古丝绸之路为联系纽带,但并不限制其他国家参与;以互联互通为基础,为贸易投资自由化与全球产业链深化提供条件;以多元化合作机制为特征,而不是以严格的机制化安排作为进入门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各国可以选择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合作机制,而不必强制加入一个统一的机制化安排。这显然更加适应亚洲及沿线国家发展的多样性。

  命运共同体:中国融入世界的方向

  西方主导的工业化进程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应看到,这一工业化进程只给世界15%左右的人口带来了富裕。面对占人类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现有经济全球化规则与制度安排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集体崛起不以推翻现有秩序为目标,但要求改革的诉求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和平发展过程中对现行国际秩序的立场既反映自身的利益诉求,也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这种诉求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这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利益与责任相辅相成,在利益与责任的基础上形成人类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建设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了和平发展道路的要求。在大国关系、周边关系、多边与区域合作领域,中国都在践行这一理念。近年来,从《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到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从亚洲新安全观到《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从积极支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到亚太自贸区的中国倡议都体现了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理念。尤其是“一带一路”的“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全面展现了中国致力于建设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的立场。

  探索中国特色和平发展强国道路,将打破“国强必霸”的历史模式,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这不仅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诉求,也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

  (作者为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