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环球时报:美国出版界对华激进态度是大倒退
//www.workercn.cn2015-10-19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到:更多

  12家美国出版商在美国笔会中心的牵头下16日签署一项承诺书,宣称将抵制外国作家的作品在中国出版时遭到的审查,表示他们将“坚持原则”,并秉承相同的价值观。

  美国笔会今年5月就开始筹划这件事,他们当时指责中国出版商在外国原作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删改了他们原著的中译本,删除的内容多涉及性和政治问题,比如中译本会删掉原著中关于八九政治风波或者关于刘晓波的一些论述等。

  由于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出版市场,这件事涉及美国出版商和原作者的经济利益,虽然没有作者喜欢自己的书被删节,但不同作者对如何在保持原著完整与让中国人读到该书之间做平衡的态度不同,不清楚这一承诺书会在多大程度上付诸施行,它只是一种姿态的宣示,还是那些出版商宁肯失去中国市场,也从此不再允许中国翻译出版机构删一个字。

  中西之间存在社会、文化和政治差异,在出版领域有各自的禁忌,但确实中国的禁忌更多一些。总体看来,过去几十年里中西的出版交流越来越畅通,中国社会对西方著者的了解大体完整、全面,做出的个别删节没有影响这种了解,原作者、出版商和中国读者实现了多赢。

  如果翻译出版一本西方著作需要大量删节,那么那本书恐怕就未必会进入中国出版社的选择范围。事实上被删节的地方通常都很少,很多时候是中国出版者为了销售安全而主动做出的技术处理。中国图书出版没有对全书内容进行“审查”的环节,而是实行追惩制,这使得出版者会自动保持谨慎。

  中国出版的译著并非将所有“政治问题”删得很干净,那些书中单独挑出来属于“严重政治错误”的内容细节很多,而且有些书的作者政治上是不被中国官方接受的,比如索尔仁尼琴未必被中国官方喜欢,但他的几部主要作品都在中国出版了。中国出版业比传统媒体的开放尺度更大,是中西思想交流最突出的前沿地区。

  绕开政治难题的个别删节客观上是保护中西交流的技术性选择,美国笔会今年突然把它当成“大恶”来发难,像是要给中美出版合作出大难题,其用意让人难以捉摸。一方面可以相信这是西方价值观的真实反映,另一方面这是美国出版界对华合作态度的一种大倒退。过去双方都把交流的实际效果当做首要目标,而现在美方变卦了,它把突出自己的价值观放到了第一位,它拒绝与中方做技术性妥协,而要求中方对它绝对接受,做单方面无底线让步。

  如果美国笔会和相关12家大出版商强硬到底,必将导致一些原本可以在中国翻译出版的书籍失去中国市场。这将是双方的损失,但美国原作者的损失将远远大于中国市场和社会的损失。美方很固执,耍大牌,他们将自食其果。

  中方无疑需坚守政治底线,与此同时,我们也没必要与美国笔会较劲,迁怒于受其影响的各家出版商和美国原作者,扩大美国笔会挑起的对抗。总的来说,不管美国笔会搞不搞这么一出,中国出版的禁忌应当逐渐减少,这一趋势将使中国社会更富弹性和承受力,是中国长期稳定的根本利益所在。

  中国出版业不会在美国笔会的压力下做无原则让步,但也决不能让与它的斗争成为翻译出版界的主题,无形中把我们自己逼向保守。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定力,把握住自己开放的节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