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为何美国人总觉得政府对外软弱
赵可金
//www.workercn.cn2016-03-01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到:更多

批评外交软弱成美国历史的普遍现象

        事实上,批评美国对外政策软弱并非针对奥巴马的特殊现象,而是美国外交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在美国成为世界霸权之前,美国国内从来没有批评对外政策软弱的声音,美国举国上下一直奉“孤立主义”为圭臬,将欧洲看作是“旧大陆”,将世界其他地方看作是一个个“黑暗的传说”,唯有美国是上帝青睐的“山巅之城”。就连罗斯福当年在芝加哥外湾桥发表“隔离演说”,呼吁美国在邻居起火的时候采取隔离行动,都招来了汹涌如潮的批评。

  美国真正在国内有批评对外政策软弱的声音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那时起美国改变了“孤立主义”政策,卷入了与苏联对抗的冷战。每逢美国霸权受到来自作为对手的苏联或来自作为盟友的法国、日本等挑战时,国内就会崛起一场批评对外政策软弱的声音,美国人在选择甚至后来习惯于做世界霸主之后,就逐渐滋生了一种思维定势,那就是谁不听美国人的话,美国就要强硬。一旦美国的强硬和施压没有效果,就会有人批评总统对外政策软弱。约翰逊总统如此,尼克松总统也是如此,克林顿总统更是如此。所以,当下美国人对奥巴马对外政策软弱的批评声音,本质上是美国霸权“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产生的一种“霸权心态综合征”,只要美国继续寻求全球霸权,这种病症就会不时爆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奥巴马总统只是充当了一个“靶子”而已。

  不过,从外交学理论上来说,美国霸权心态失衡是可以得到解释的。在外交学理论中有一个“国内观众成本”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领导人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国内观众的关注下发生的,都会产生观众成本,导致国内公众会对领导人的政策给予嘉奖和惩罚。在对外政策问题中,如果领导人对某种外部挑战或者压力选择退缩,那么国内观众会对此进行强烈的抨击,如果领导人选择威慑对方,但又没能兑现这种威慑,那么领导人面临的国内观众成本将是巨大的,他将遭受来自国内民众的惩罚,包括批评乃至弹劾下台。相反,在面对外部挑战时,越是能够坚持立场不妥协,则越是外交上的胜利,越能得到国内政治观众的褒奖。

  因此,导致美国对外政策观感不同的根源是美国霸权心态自身,只要美国不放弃霸权主义政策,每当遇到来自国际社会的挑战时,都会面临来自国内潮水般的批评,而此种“美国对外政策软弱”的批评根本就是一种自说自话,最多只能作为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工具而已。(作者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主任)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