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我这几天都不知道怎么上学了,特别失落。”北京市一零九中学高一年级的小郭说。从幼儿园开始,小郭已学习英语13年。21日,北京市发布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英语分值从150分降低至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10月22日《新京报》)
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开始公开征集意见中,英语权重降低、语文权重增加的内容无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学生轻吐一口气,费时费力终解脱;也有学生特别失落,辛苦保持的英语优势被淡化了。
既然改革,就一定会碰触到各方利益,教育亦是如此。这“一增一减”,就像是在大海航行中的舵手,明显察觉到方向有了偏差,需要及时纠偏方向,船上的乘客根据自己所处位置的不同,自然感受是不一样的。然而,只有沿着正确的方向行驶,才能最终使所有人顺利到达共同的目的地。
我们共同的目的地是什么?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国际化的大潮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实现永续发展。但是,这些年的教育实践警示我们,要对英语保持科学清醒的认识。英语只是一门语言,一种快速通向国际化的交流工具,决不能把它“神圣化”,也不能成为语言的奴隶,更不能轻易被同化。
大概没有哪国的孩子为学一门外语付出如此多的精力,英语热持续多年,可学通者寥寥。
中考、高考、考研、考博甚至工作,英语都像一座大山一样如影随形,横亘在人生路途上。应试教育倒逼着学生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对英语的学习,不仅耗费了大量财力和精力,还挤占了发展其他兴趣爱好的空间。很多专业优秀的学生渴望进一步深造,却一次又一次被高门槛的英语挡在了门外,只好最终放弃。
科学认识英语、自信对待母语,是我们每一个国人的文化责任,也是对中国历史优秀文化的一种尊重和自信。今年,央视一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科教节目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再次掀起“国学热”,这就足以证明中国历史优秀文化强大的吸引力。只有汉语崛起,文化才能崛起,只有文化崛起,中国才能真正崛起。
突出母语地位、注重传统文化和全球化、国际化一样都是大势所趋,两者并行不悖。英语权重降低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对它的学习,语文权重增加也并不意味着“重蹈”英语的模式。“一增一减”是信号,更是回归教育本义的努力。我们相信,这只是开始,我们期待,教育改革将会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更强的责任和担当在人们的支持和拥护下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