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看似高考给了学生最公平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中,又剥夺了多少本该属于学生自己的权利?
今年高考,有三个画面让人印象深刻,先是安徽六安的毛坦厂中学,高考前,十万民众十里相送;后是河北的衡水高中,今年包揽河北省文、理科状元,摘取全省十五连冠……在中国教育界,“毛中”与衡水中学、河南的郸城一高等“超级中学”一起,是说到中国高考时,一道绕不过去的风景。
辽宁去年的文科状元刘丁宁,因为不适应港大的学习环境,不惜退掉奖学金,今年重考,而在重考中再次荣膺状元;紧接着这个消息的是,高考成绩公布后几小时,合肥一位考生疑因成绩不理想从27楼坠落身亡……这几件事情联系在一起我们会发现,面对高考,面对大学,中国的学生其实是没有权利充分选择的。
因为没有选择权,必须在一次考试中定下终身,所以他们,特别是招生名额不多的地区,学生必须花费人们想象不到的艰辛。像“毛中”这样被冠以“高考工厂”的名校,辛苦程度堪比富士康。“毛中”每天的学习时间竟然长达16小时!而且全年无任何休息日!这样的非人生活却没有受到学生和家长反对,因为他们非此不能考上大学,不能改变命运。
至于刘丁宁,也幸亏她的“学霸”称号名副其实,才有可能再次创造奇迹。姑且不说她和整个社会为复考付出的成本,如果她没有复考的勇气和实力,可能就要就此留在并不满意的港大,而事实上,有数不清的学生忍受着比她还要多的不适应,在一个不喜欢,不适应的学校、专业里将就着,直到毕业,不管他是高考状元还是普通学生,不仅要面对一次定终身的高考,还要面对一个志愿定终身的大学和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没能充分了解专业,充分了解自己对专业的适应能力,情有可原,但即便有拿得出手的状元成绩,想转系转学也绝对不可能。
其实细想一下,转学和转系到底难在哪里?既然大学都是通过统一考试招收进来的,有什么迈不过去的“天条”?不客气地说,分数不够,都可以交钱上大学,人大招生办主任不就是借此腐败的? 连进大学的门槛都能人为操纵着降低,修改专业难道会比这种违规违法还要难?说到底,是人为障碍,是体制问题。
高考改革说过多年了,但多在枝节,少有伤筋动骨,像这种一次考试、一张志愿表定终身的情况至今延续,看似高考给了学生最公平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中,又剥夺了多少本该属于学生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