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毕 舸:农村学生替考背后的教育伦理拷问
//www.workercn.cn2014-06-26来源: 沈阳日报
分享到:更多

  震惊全国的高考替考事件随着媒体调查的步步深入,有了更多的内幕被曝光。在对河南替考时间的调查中,相关人员透露,替考的“枪手”多为急需用钱的农村大学生,且学习成绩优异。(6月25日人民网)

  看完这则报道,突然想起一句老话,哀莫大于心死。这句话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身灭亦次之。”指最可悲哀的,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报道中一位老师痛惜于这些参与替考的农村学生,为此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然而需要追问的是,他们何以如此轻易放弃自尊,参与对高考公平破坏的地下替考产业,几万元替考费用对于他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高等教育发展至今,虽然在产业化的旗帜下实现了大规模扩招的量变,然而一些令人不安的迹象也在悄然浮现。比如前几年媒体关注的弃考现象,尤其是农村家庭子女主动放弃高考的趋势似乎日益明显,数据显示,2013年有将近一百万考生放弃高考,其中农村孩子占了多数。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数量和比例都在减少。由此有专家总结,这种现象的背后是高等教育代际公平的破坏,越来越多考生要靠“拚爹”才能上大学,城市与农村、富裕权势家庭与贫困乃至普通家庭子女的权利鸿沟在加深。

  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虽然河南替考事件中参与替考的农村大学生依然属于个案,但至少反映出更加值得警惕的命题,就是农村学生替考,实际上加剧了高等教育的代际不公。在几万元替考费的利益诱惑下,这些成绩优异的农村大学生弃良知操守如敝屣。不知道他们是否意识到,自己为有钱有势家庭子女替考,实际上又挤占了另一个没有背景无权无势家庭考生的机会。

  更值得思索的是,成绩优异何以与道德品质成为反比?老师和学校在长达十多年的基础教育中,绝大多数时间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单,而道德人格教育虽然也有不少课时的书本知识传授,然而却显得苍白无力。尤其是唯成绩论下的好学生与差学生歧视,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嘲弄与颠覆。

  当舆论纷纷呼吁加大对替考事件入刑的司法制裁力度,也必须意识到,法律并不是万能的,替考事件所指向的道德人格体系缺陷,需要更为紧迫与浩大的重建工程,要从教育中驱散雾霾,就必须从空气净化开始。农村学生替考背后的教育伦理拷问由此而起,我们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更多的制度变革投入才能给出答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