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国务院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支持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则提出,“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转型”,成为摆在地方本科院校面前的一大课题,也成为教育界关注、研讨的重点。
其实,这个话题并不新鲜。自1999年以来“升本”的地方高校,因其长期办专科的历史及行业性、地方性的特点,办学定位几乎都是“应用型”大学,以区别于教学—研究型和研究型院校。笔者认为,对这些本科院校而言,关键是将“应用型”落到实处。
首先,人才培养要突出“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一些地方高校,沿袭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的观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不由自主地写上“培养能从事本学科理论研究的能力”“养成学生具有学术思辨品质”等文字。不合理的专业指向和就业导向,与多数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难以吻合。
对地方本科院校而言,人才培养方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应用型”:在培养理念上,要强调实践动手、社会活动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压缩、合并基础理论性的课程,多开设本学科和公共类应用型课程,增加实训实作的课程和课时;在就业指向上,应面向基层和业界,培养基础扎实、技能突出和上手快、功底厚的人才。
其次,师资队伍建设要针对“应用型”。教师水平直接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说到一所大学,教师的职称和学历、学位常常是各界最看重的统计,教授有多少?教授中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又有多少?一所高校拥有更多的教授和博士,当然是好事。但对于地方本科院校,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发挥多大作用?现实中,很多“升本”的高校,都不遗余力地引进博士、教授,但他们大多是传统的学术型教师,并不适应“应用型”的办学定位。
立足“应用型”建设师资队伍,要做好校内教师的转型,通过挂职锻炼和社会实践深入一线、积累实践经验,让这些教师既能讲授基础理论,又能传授实际技能。同时,不拘于资历和学历,大胆从业界和企业聘用有一技之长的专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此外,基础设施也要满足“应用型”的教学需求。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仪器设备,以及培训“中心”“基地”等教学基础设施,对于高校培养素质高、技能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意义不言而喻。笔者认为,在设施改善上要总体规划、突出重点,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整合资源,优先保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设施和设备尽快到位,见效快、投资少的专业更应及时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