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大学生创业如今是个很时髦的词语和现象,有的大学生创业者在校内甩开膀子,有的在校外独辟蹊径,有的开实体店,有的进行网络营销。据媒体报道,武汉商学院一个名为“菜鸟驿站”的快递店前排起取件长龙的情景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店老板是信息工程系大二学生何强。这家学生快递店开张仅5个月,就成为该校最大的快递集中收取点,月盈利8000多元。如今他们已签下8个公司的代理。
如果按照一家微小公司的标准来看待这家快递店的经营,它的开局无疑是良好的,或许将来的发展形势也不错,但我总觉得,它不属于校园,或者不应该完全由学生来主导。
大学生的天职是学习,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而客观实际是,大学4年的学习时间,除去法定节假日,除去寒暑假,除去最后一年“通行”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可用于学习的时间极为有限。我曾经对大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过估算:根据课程安排,他们学习一门课程的时间,按每天8小时计算,9天就要学完。当然,各所大学情况不同,数据未必能完全“对号入座”,但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宝贵是无可质疑的。尤其是一些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如果大学生将更多的心思与时间用于创业,做生意,赚钱,其学业一定会受影响。该学习的时候没有学习,基础没有打牢,将来怎么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校园里当然存在不少商机,有创业理想的大学生蠢蠢欲动,进而小试牛刀,本无可厚非。但校园毕竟不是市场,学生毕竟不是商人,如果大学生都把心思放在开小卖部、快递店、组织包车、卖生活日用品上,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如何实现学习与创业的平衡,既不耽误学习,又能通过创业锻炼能力,是比赚钱本身更值得重视与思考的问题。
创业已成社会的风尚和趋势,创业也是创新的前奏,大学生当然可以有创业的思维和准备,但却未必要事事身体力行,过多地投入创业实践。我所在的广东东软学院也鼓励学生创业,在创校之初就“发明”了SOVO大学生创业中心模式,专门为学生提供宽敞明亮的办公大厅,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公司创业,学生自主开公司,自主选择公司,自主竞聘CEO、CTO、CFO……但前提是,它虽然完全按照实体公司的模式设置,却是虚拟的,赚钱不是目的,熟悉企业运作流程才是根本。学校还鼓励教师开设工作室,吸纳学生进入工作室成为“职员”,与具有丰富企业从业经验的教师一同“创业”。练兵千日,用兵一时,在大学生完成学业走上社会后,由虚拟创业转为现实创业,很多“弯弯道道”便轻车熟路。我认为,这种模式是值得提倡的,因为它的设立是基于教学目的,而非经营目的。
从“菜鸟驿站”的“繁荣”与“市场”受欢迎程度,还折射出校园管理的缺位。何强同学发现的商机其实早就存在。在上万人乃至数万人的大学校园,比之更多更大的商机也并不罕见。但校外的创业者、经营者想进去却不容易,往往被大学严格的管理制度(亦不排除人为抵触或垄断因素)拒之门外。那么,大学管理者既然不愿意敞开大门,就要整合资源,主动出击,以贴身服务来满足学生的种种需求。比如,可以以恰当的方式介入何强等的创业。按照何强同学的盈利额,大学甚至可以设置专门机构,雇佣两三个专职人员把这块蛋糕做大做好。为了避免增加固定编制,可以试水在校园里建立“特区”,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考核。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课余时间,吸纳一些学生在其中担任一定的职务,从事一定的工作,得到一定的报酬。学生重在参与,参与的过程是为了学习,其不需要对经营直接负责。很多大学生之所以能在校内“创业”成功,是因为大学管理者观念陈旧,缺少创业意识;懒惰,缺少工作激情;心态仍停留在以管理为纲的层面,而非以贴身服务为宗旨。
归根结底,在校大学生“创业”,不是坏事,但他们应该是以参与者、体验者的身份加盟,以不影响和占用学习时间为前提,大学管理者需要做的是积极引导他们,使其将校园内的创业视为一种磨练,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