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孙丞虎:气候变化影响不止于环境
孙丞虎 徐 影 //www.workercn.cn2014-12-12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酷暑、极寒和飓风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由此所造成的气候灾难亦令人越来越感到惊心,携手控制全球变暖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关切。连日来,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十次缔约方会议引发的关注,也说明了这一问题。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结论,全球平均气温在2016—2035年期间较1986—2005年可能升高0.3—0.7摄氏度,到本世纪末将升高0.3—4.8摄氏度。随着地表温度的上升,未来极端天气和异常天气发生的频率或更多,高温日数更多,酷寒日数或更少,热浪发生的频率可能更高且持续时间更长,干旱和强降水的强度及持续的时间也会增加,全球降水将呈现“干者愈干、湿者愈湿”的趋势。

  可能有人会问,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为何没有明显地感受到气温的上升,极寒天气近期反而倒增多了呢?由于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的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主要是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和气候系统内部调整过程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这些因素影响地球气候从月、季、年到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万年不等,因此地球温度的变化表现为多种时间尺度波动的叠加,而非直线式的上升或下降。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气候趋势或者气候状况的改变,至少要依据25至30年的气候资料来判断,而9至10年的气候波动不能表示气候趋势的变化。因此,近10年全球平均温度上升速度虽有所减弱,但并未改变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的增加,在近50年成为主要的影响因子。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指出,根据气候模型的计算,在1951—2010年间,温室气体的排放贡献了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中的0.5—1.3摄氏度;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在-0.1至0.1摄氏度。这很好地解释了这一时期0.6至0.7摄氏度的升温。

  不能小看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数值!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相关报告,如果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之前上升2摄氏度,巴西大豆和小麦的减产幅度可能分别高达70%和50%;如果全球气温升高4摄氏度,中东和北非的绝大部分土地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极端炎热天气影响。统计数据显示,过去50年,全球干旱、风暴、洪水和山体滑坡的数量已经呈现出强劲增长现象。

  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积极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是人类必须做出的回应,需要各国在生产生活方式、能源体系、经济政策等各个方面进行重构。(孙丞虎  徐 影)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