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学生一边上课,一边通过手机微信发送文字,在教室前面的大屏幕上讨论问题。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堂《广告创意策划》课上,“弹幕”的出现让同学们耳目一新。“弹幕”是指以滑动字幕方式实时出现在屏幕上的评论,而利用微信和局域网连接发送就成了“微弹幕”。记者发现,由于“微弹幕”的出现,一些大学课堂里的“低头族”纷纷抬起了头,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室前端的大屏幕上。(《楚天都市报》12月29日)
由于现在的不少学生上大学的目的迷茫,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化和功能的强大化,许多大学教师为了吸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得不在课上使出浑身解数,譬如说笑话、讲段子、精心的穿着打扮。“微弹幕”的做法其实也并不算新颖,早在它之前,一些“科技达人”教师已经实现了将投影大屏幕与师生的手机连接在一起,展示学生的问题、答案等,甚至用于点名。但是,良好的课堂讨论需要有讨论方的语言、声音、声调、手势、姿态、表情等,“微弹幕”的使用恐怕也是出于无奈。
按理说,教学中一切辅助技术手段使用的目的,都是为了服务教学,更确切地说,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学。因此,大学老师在选择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辅助的技术手段的时候,一定要审慎思考这些是否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如果弊大于利,就应该果断放弃。在今天的大学课堂上,借助PPT已成为教学的主流,但仍然有一些老师“固执地”选择粉笔、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因为他们觉得多媒体PPT太花哨、翻页太快,容易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的深度。
进一步说,要让课堂里的“低头族”纷纷抬起头,将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课堂,根本的办法还是应该提升授课的吸引力。譬如授课有思想性,声情并茂、自由挥洒,而非只是借助于“微弹幕”等现代媒体技术。学生之所以在一些老师的课上做“低头族”,是因为那些课听起来实在没意思。有的老师甚至只是照本宣科。
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不好好听讲和参与课堂互动,板子不应该想当然地只打在学生的身上。授课教师们需要好好反思自己:是不是我的课程内容陈旧了?教学方式方法落后了?是不是我讲得没有思想性,不够有激情?是不是我没有做到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课堂互动?教师如果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才能改进自己的教学,增进教学质量,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诸如“微弹幕”之类的教学辅助技术,不应该“喧宾夺主”,在大学课堂上,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永远是有思想、有个性、有吸引力的老师和鲜活的内容。
戎国强:网易公开课——鲇鱼来了 2010-11-08 |
邵农夫:为中学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叫好 2010-12-03 |
李 菡:大学生与社交媒体是一场孤独的狂欢 2014-03-26 |
刘继忠:限时断网救“低头族”:无奈的高招 2014-04-17 |
张树伟:为了好的教育“一路狂奔” 2014-04-18 |
宋 华:仅倡议“无手机”课堂还远远不够 2014-04-28 |
胡 波:谁将赢得课堂保卫战 2014-10-28 |
基础课 2008-10-07 |
荆楚网:让小学生回到操场上、阳光下 2010-01-25 |
基础课 2008-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