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我国高校大都有募款行为,但无募款计划,更缺少募款手段与方法。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近日表示,高校本身要更多自主地提高融资能力。而日前有媒体公布了我国高校校友捐赠排行榜,排出了高校校友捐赠100强。现在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募捐,尤其是向校友募捐,以扩大收入来源,增加办学经费。从排行榜看,我国高校所获捐赠数量非常不足。统计表明,2014年全国高校获得捐赠22亿元,6所高校获赠超过1亿元。考虑到我国高校总数已经达到2500多所,其中,“211工程”高校就有112所,即便“985工程”高校也有39所,所以,上述捐赠无论从总数还是从分布来看,都是不尽如人意的。另一组数据也能说明问题,在统计年份,排名第一位的高校年均所获捐赠只有8068万元;排名第二位的高校年均获赠仅5556万元,这组数字可能会令我国顶尖大学感到有些尴尬。因为与这些高校的年均收入相比,捐赠收入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不可否认,近几年部分高校的捐赠收入增长很快,让人欣慰。
笔者认为,做大校友捐赠这块蛋糕仍然是我国高校努力的方向。近年来,我国高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硬件设施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主要靠的是政府增加的拨款和学费收入。未来高校发展重在内涵和特色的建设,所需投入远远高于硬件设施的要求。高校应当大力开拓新的筹资渠道,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为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向社会和校友募捐是国际上高校增加办学经费的重要途径,捐赠经费所具有的公益性和无偿性与高校的教育性和学术目的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实际上,国外很多高校确实利用捐赠经费实现了持续的高水平发展。比如,哈佛大学的捐赠基金收入占全校财政预算的比例长期保持在30%以上,极大地支持了哈佛大学的高水平办学。哈佛大学在2013年更是启动了大型筹款计划“哈佛运动”,目标是到2018年前募集65亿美元。我国高校应当转变观念,提高募款能力。我国高校大都有募款行为,但无募款计划,更缺少募款手段与方法。可以说,高校募款的潜力是巨大的,如何增加捐赠收入,我国高校应当下一番功夫。
2006年受邀在奥地利萨尔斯堡国际论坛担任讲座教授后,我一回到家中就收到了该论坛的捐赠邀请信,信中申明论坛已经得到某国一富豪100万美元的捐赠承诺,但条件是必须另外筹集100万美元的配套捐赠,因此,请慷慨捐款云云。这种“无孔不入”的募款方式正是一些国家高校开拓筹资渠道的法宝。要增加捐赠收入,我国高校还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上有大的突破,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让学生热爱学校,在学校得到优良的发展,对学校忠诚、有归属感,这样才能为募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做大捐赠蛋糕的目的在于为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提供更优越的条件。很多国家高校的捐赠收入是不能直接用于办学的,而是纳入高校捐赠基金管理。犹如母鸡与鸡蛋,捐赠基金为母鸡,基金投资收入为鸡蛋,高校能够利用的主要是鸡蛋,不能直接食用母鸡,也不能杀鸡取卵。我国高校所获捐赠资金除少部分设立为奖学、奖教基金,利用基金利息开展奖励活动外,大部分都直接投入了办学。这种“一锤子买卖”的做法对于更好地发挥捐赠资金的效益,扩大其影响力和美誉度,都难言是最佳的。在很多国家,高校捐赠收入除了被用来建造校舍外,主要用于开办新的学科专业领域;设置高层次学术岗位,比如,讲座教授、特聘教授、访问教授等;提高教职工待遇;奖励学术卓越者,资助有需求的学生等。因此,加强捐赠资金管理和运作,提高捐受双方的收益度,从根本上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我国高校还可有更大的作为。
西安晚报:国内学校靠什么赢得学子捐赠 2010-01-11 |
中国青年报:中国大学会向校友募款吗 2010-01-14 |
西安晚报:国内学校靠什么赢得学子捐赠 2010-01-11 |
中国青年报:中国大学会向校友募款吗 2010-01-14 |
光明网:大学圈钱变身房地产经纪人 2010-01-14 |
子在渊:清华“真维斯楼”有何不可 2011-05-25 |
证券时报:“富豪校友捐赠榜”折射浮躁病 2010-01-22 |
证券时报:“富豪校友捐赠榜”折射浮躁病 2010-01-22 |
许云泽:国内高校为何不受社会捐赠青睐 2014-09-25 |
话题圆桌:燕山大学卖地,卖的何止是地?! 2010-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