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陆续公布了针对农村考生的专项招生计划,越来越多寒门子弟将享受这些特招待遇。根据此前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通知》,有关高校应在4月15日前公布招生简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66所高校公布了今年面向农村学生的专项招生计划简章。(《中国青年报》4月20日)
农村生专项招生计划已不是第一年实施,但舆论还是有些担忧。此前几年的农村生专项招生中,一些有权有势者就利用这一计划,把孩子的户籍从城市迁到农村,采取“学籍空挂”(学籍挂在农村,在城市求学)的方式挤占属于农村学生的机会。如果教育部门、学校在招生中对农村生的资格审查不严,那么,专项计划就容易被钻空子。
防止农村生专项计划被权势阶层利用,关键还在于政府和学校各司其职。政府部门的职责是制定招生政策并监督各高校公开、透明地落实,要求各高校公开招生标准并公示招生结果。对于入围农村生专项计划的学生,必须公开不涉及学生隐私的详尽信息,包括学籍、中学学业成绩、大学笔试和面试成绩等,以接受舆论监督。尤需注意的是,在学校官网、教育部阳光高考网公示的同时,必须在学生学籍所在地公示,以接受当地居民、学生的监督。
对于学校来说,则应在自主招生中建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摆脱行政对招生的干扰。这有助于形成自主招生的公信力,也有助于改变社会对自主招生的看法。对于农村生专项计划,有一种说法是,这是降低高校的录取标准。表面上看,似乎如此,农村生的高考成绩比不上城市学生。但是,分数标准本身并不完全公平——一个从小在教育薄弱地区、贫困家庭成长的学生,被要求和教育发达地区、富裕家庭的孩子,回答同一张试卷,按一样标准录取,这背后的不公平,被“一刀切”的分数标准掩盖了。对于农村生,合理的评价应该是,观察、分析他们的求学过程,在学习上投入了多少时间,接受了怎样的教育,达到了怎样的标准。
如果高校的自主招生,能把评价、录取农村生的标准公开并公示入围农村生的信息,将有助于树立自主招生的公信力,同时改变社会的人才观。比如,有两名学生申请美国一所大学,其中一名SAT分数很高、中学学业成绩也都是A,另一名SAT成绩中等、中学学业成绩B居多,可这两名学生都被学校录取了。学校录取后者的理由是,这名学生家庭贫困,在高中用大量时间去勤工助学,还参与了社区公益服务,取得这样的学业成绩已说明其足够优秀。这样的理由令人“心服口服”。高校只有录取时把理由说出来,给每个自主招生的农村生一份独立的录取报告,才能回应社会舆论的质疑。
光明日报:高考改革,农村学生应有“话语权” 2009-03-23 |
汪忧草:清华自主招生“歧视”农村学生? 2011-01-14 |
高招应体现社会责任担当 2011-10-14 |
吉 文:农村孩子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 2013-05-17 |
晏 扬:“寒门难出贵子”不只因为农村教育... 2013-10-16 |
晏 扬:六校联推“自强计划”是播“善种” 2013-11-25 |
重庆日报:“招生扶贫”是实现教育均衡第一步 2014-03-28 |
吴书光:“寒门再出贵子”亟需制度护航 2014-04-09 |
晏 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兼顾城乡公平 2014-12-17 |
蒋 理:名校特招农村考生,谨防善举“跑偏” 2015-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