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宋广玉:经销商的水,怎么进的校园
//www.workercn.cn2015-05-26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最近,安徽六安市椿树镇中心小学的一些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被要求缴纳每人40元的“喝水费”。就算孩子自己从家里带水去学校,也要交费。对此教育部门称,为确保学生饮水安全,校方提供了统一的桶装水。桶装水费用是经销商从学生手中收取,学校不经手收费。(5月24日央广网中国之声)

  如此看来,学生家长似乎“冤枉”了学校。不过,即便经销商收取学生40元“喝水费”与学校无关,学校就能脱得了干系?经销商的桶装水是在学校销售的,“喝水费”也是学校要求学生缴纳的,不管学校如何撇清自己,若是没有学校的许可、配合,桶装水进不了校园,也难以要求每个学生都缴纳“喝水费”。桶装水能够进校园并以学校的名义收取“喝水费”,最符合逻辑的解释是,学校内部人员和经销商达成了某种“合作”协议,并且从中获得了特定收益。

  “内线交易”的例子,当然不只局限在校园。最近,20多人花15万读武大被骗,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人在武汉大学的教室内上课,凭着学校宿管中心开的证明,住在学校的宿舍中。这样的纠葛,不能不让人怀疑学校和骗子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猫腻。同样,河北石家庄储户存款被骗失踪,原因也是储户的存款行为在工商银行石家庄建华支行进行,而且银行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即便其中不存在利益交换,工行也难辞其咎。瓜田李下,自当避嫌,对于教育工作者,就更是如此。区区40元“喝水费”虽然不多,伤害的是学生家长的利益,也是学校的信誉。

  教育乱收费一直为社会各界所诟病。今年1月,湖南岳阳第七中学就被曝向在教室午休的学生每天收取1元钱的“午休费”。至于像东莞外国语学校这样动辄10多套、收取学生两三千元校服费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究其因,就在于学校和商家有“合作”。对此,家长的监督太弱,上级的监督太软,许多乱收费的行为最终不了了之。因此,相关部门在叫停“喝水费”的同时,应该以此为契机,好好查查桶装水进校园背后的猫腻。如果确有利益交换行为,就应该对相关责任人究责。否则,即便“喝水费”被叫停了,还会有其他各种费用层出不穷地冒出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