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贵州省纳雍县公安局官方微博消息,日前,曙光中学校外发生一起学生因矛盾纠纷引起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据称,受害者郑某的学习成绩优异,事发疑因考试期间郑某未给同学抄袭而遭十多人殴打。(7月19日《京华时报》)
十多个学生侮辱、围殴一名同学,手段堪称残忍,最近一段时间来,类似的校园暴力已经发展到令人吃惊的地步。是什么让一些未成年的学生变成这样?之前,有心理学家称,未成年人施暴,不论是否要达到什么目的,其行为模式均是来自于效仿。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孩子的行为是对父母或者其他成人行为的效仿,因此,家暴在施暴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较为频发。这种说法确实有道理,但笔者以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根本就不懂得法,缺乏做一名合格公民的基本价值观。
良好的价值观教育,是基于生活的教育,就是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教育,在这方面,有的学校当前正从以前动辄对学生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进行处罚的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管学生怎么犯事,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教师担心自己对学生进行批评会惹来麻烦。如此,在一些欺凌事件中,施暴孩子仍不会意识到其行为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
因此,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惩罚,有助于学生养成规则意识,但现在,这方面究竟该怎么处罚,却没有规矩。比如,一名同学打了另一名同学,该怎么处理?很多时候,学校老师会把家长叫到学校,教育家长,要管教好孩子,可这是对家长的处罚,还是对学生的处罚?学生会从中吸取教训吗?今天很多中小学老师,甚至已不愿对学生严加管理——你要干什么,随你去。只要事情发生在校外,就与我无关。
从国外学校经验看,对违规学生,从来没有纵容,也很少由教师自行处罚,而是会有规范的程序。如果学生的行为违反校规,那么,老师会把学生的违规行为,告诉学校的学生事务处理中心,由学生事务中心组成调查组,调查学生的违规行为,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如果学生对处理结果不服,可进行申诉,学校再组成仲裁委员会,重新进行调查、处理。如果学生的行为触犯法律,学校也丝毫不会袒护,立即移交司法。这是对学生最负责的态度,也是对他们最有益的法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才会懂得并遵守规则。
新华报业网:用什么来扼住校园暴力的咽喉? 2008-11-13 |
齐鲁晚报:校园“暴力文化土壤”是怎么形成的 2008-12-30 |
齐鲁晚报:校园“暴力文化土壤”是怎么形成的 2008-12-30 |
宋广玉:“校园暴力”,学校难逃其咎 2013-10-22 |
邓海建:沉默是对青少年霸凌现象的骄纵 2014-07-10 |
邓海建:沉默是对青少年霸凌的骄纵 2014-07-10 |
东 硕:终结校园暴力需要制度跟进 2015-01-08 |
戴先任:学生打人事件怎引发“暴力狂欢” 2015-05-19 |
新华网:建立“校园暴力危机管理机制”不能... 2008-10-22 |
新华网:建立“校园暴力危机管理机制”不能... 2008-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