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边是一群童言无忌、涉世未深的小学生,一边是摘得中国科学和技术最高成就和荣誉的院士……这个初夏,两者在钱学森图书馆进行了问答对决,三场“小学生对话中国院士”活动在这里激情开展,这是一场不经任何“预设”的头脑碰撞,一场“完全现场”的创新对话,天文学家叶叔华、化学家钱旭红、神经生物学家杨雄里率先应对挑战,人们不禁感叹:科普活动竟可以搞得那么出彩!
过去,我们提到科普,顾名思义就是普及科学知识,多是从增进知识的层面去思考。然而,在当前“知识爆炸”、特别是进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我们发现“00后”这代人,既不缺少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不缺乏学习科技的手段。人们越来越呼唤科普能真正启迪我们的智慧,使我们内心深处树立科学精神。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名言“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或许能给这个问题一丝启发:真正的智慧不仅包括掌握知识,还包括创造知识的能力,也包括探究知识的正确过程与方法,更包含认识和掌握、使用知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这个意义讲,我们今天认识科普工作的地位,跟我们国家倡导“万众创新”的逻辑是一样的,科学普及更应该让贯穿于科学技术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深入人心,使得科学知识中折射出的思想理念或真理之光根植于我们头脑中。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一直非常重视青少年科普工作,然而,许多比赛、奖项、评比、表彰、称号、评级也逐渐充斥在学生们厚厚的简历中,科普内容的极大丰富背后,其深层次的精神、思维、理念层面的要素渐渐褪色,科普教育的“成果”逐步沦为家长们为孩子择校的敲门砖和垫脚石,原本应当是追求变成了工具,原本应当是兴趣变成了手段,这就使得科普教育矮化为课堂知识教育的补充或者从属,青少年习得的科学知识并不是他们心中热腾腾的综合素质本身,而成为冷冰冰的综合素质证明材料。所谓素质登场而兴趣退场,只见奖项而不见能力。在前述的活动中,院士们特别看重孩子们提问的激情和问题的构思,因为这恰恰体现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更接近科普教育的本质旨趣,“我们当下太需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敢于畅想的勇气”,院士们疾呼,“现在过于强调问题的答案,答案正确与否、是否‘标准’及其对应的分数,恰恰把最宝贵的——提问题的洞见、抓住问题关键的能力、敢于质疑敢于奇思妙想的能力等等抛开了”。
活动主办方把话筒完全交给小学生们,让他们不预设框架、不限定范围地提问,一切提问就是围绕他们的兴趣和平日的对于相关领域的遐思,不组织所谓的“观众”,更不安排专司提问的“托儿”,人人皆为兴趣而来,人人皆因好奇而问,在欢乐的氛围中、在自由的畅想中,自己去体验挑战科学大咖的乐趣,在没有功利心、少了许多“荣誉感”的比拼中,玩味汲取科学知识的快感。人们会惊喜地发现,小学生既会问“在月球上跑步能不能减肥”,也会问“如何看待娱乐明星的名字命名小行星”,还会问“煮过的小龙虾为什么会变红”……原来在孩子们的好奇心中,知识竟是互通的,不会刻意去区分“文理科”;原来在孩子们的兴趣中,知识如此贴近他们的生活世界和内心情感,科学有如此神奇的魔法和改变世界的力量……在这样的追问和探究中,没有奥数那样过于程式化的逻辑和以往考试卷子要求的千篇一律的答案,每个孩子们心中跟院士们一样怀揣着自己的探究和答案。创新的种子和灵感,或许就是在这样的思想自由交流中生根、发芽、成长!
钱江晚报:“甲流夏令营”,凸显监管真空 2009-07-31 |
钱江晚报:“甲流夏令营”,凸显监管真空 2009-07-31 |
屈正州:“昂贵的科普”不利提高国民科学素养 2011-01-25 |
李新玲:不妨给近视率低的学校以奖励 2012-07-19 |
艾 攸:烟草业岂能借教育之名来谋利 2012-08-24 |
孙连宇:“太空授课”激发青少年追梦 2013-06-20 |
王 敏:太空授课让更多学子仰望星空 2013-06-21 |
文汇报:适时捕捉“中国梦”的德育元素 2013-06-21 |
新华每日电讯:八成人不识施一公的“正常与... 2014-04-04 |
东方网:国庆大阅兵和科普大事件 2010-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