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国人民大学一名2010届本科毕业生“回炉”读高职?近日,有媒体围绕这名乔姓毕业生刊发了一篇人物报道,但遭多名人民大学毕业生质疑,称同学中并无此人。人民大学相关负责人也证实,经查证,在人大新闻学院,无论是2010级,还是2010届全日制本科生,均无该学生。5日,人大新闻学院2006级本科同学会发表公开信,提出包括当事人乔先生对冒用身份一事公开道歉在内的4项要求。(8月6日《新京报》)
这又是一起新闻反转剧。先是媒体以正面角度报道了人大本科毕业“回炉”读高职的案例,继而新闻主角乔姓毕业生的真实身份遭遇质疑。如果到此为止,涉事媒体对事件真相予以澄清,基本上也可以视为是一起普通的新闻纠错事件。但随后一部分人大校友,向涉事媒体发出公开信,要求包括新闻主角、记者和媒体等在内的相关主体进行道歉,无疑是始料未及的。
要求道歉的潜台词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若乔姓毕业生真不属于人大毕业生,则可能伤害了那一届毕业生的共同体情感,这尚可理解。但其次可能更重要的是,一名就读名校的“同学”却要“回炉”到职高,将会伤及不少校友们的母校情结,俨然有“与有损焉”之感。因为不排除,一些人打心底还是觉得“回炉”是一件太不光彩的事。公开信要求报社尽快澄清事实,“并消除相关负面影响”,这里的“负面影响”或许指的正是这一点。
但此事真的带来了负面影响,还是根本可能只是部分校友心理上的“不适”呢?首先从舆论反响来看,相对于众校友们的过度“敏感”,其实大多数人对于类似的高校毕业生从职高“回炉”的现象已经要淡定得多了。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价值观念愈发多元,二来也是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互补”性更深刻的被社会看到。
其次,毕业生“回炉”就等于贬损高校、给高校抹了黑的传统认知,已愈发没有市场。若如此,难不成之前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是不是也要向校友道歉?事实上,毕业生选择回炉,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只与个人有关系,而并不必然牵涉到对学校教育的评价,校友也大不必有“一损俱损”之感。正如相关专家所言,国外一流大学接受通识教育者,在大学毕业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就业竞争力,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为各类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同,学生的选择也不同,实行通识教育的学校关注基本能力和素质的教育,学生在毕业时,职业技能不如职业教育毕业学生,并不奇怪。
乔某是否真属于人大毕业生,媒体的报道又存在怎样的过错,相信不需要校友们要求道歉,就能够得出一个真相。换言之,此事其实仅仅只关乎报道的真实性问题,而无关向特定人群的道歉。要说媒体为报道的真实性问题道歉,那也应该是面向所有的普通读者即可。毕竟,在一个尊重个人主义,价值观也多元化的社会,必须承认,有校友负责代表“高大上”、“飞黄腾达”,也应该要给予那些不那么“成功”的校友足够的尊重。明晰这一点,便大可单纯的把这视为只是一则可能存在“问题”的报道,而不蕴含其他的附加意义。
媒体报道当然要为真相负责。但具体在此次事件中,校友们的一些反应无疑是值得深思的。他们在公开信中虽然明确表示,喜的是同级“同学”勇敢地做出如此重大得决定,仍然端着“铁饭碗”的我们不由得大声喝彩,但从要求道歉的行动来看,显然又并未把这种态度执行到底。如果“回炉”真的是一件值得敬重的“勇敢”的事,即便这个人不存在,又何须感到被冒犯呢?做好澄清不就行了吗?相较于普通人,对于这些名校校友,公众当然期待他们能够对社会的多元选择予以更多的包容,当然这是建立在完全自觉的基础之上。而经由此事所折射出的职业教育在现实中的真实境遇,同样值得重视。(朱昌俊)
新华网:“大学白读论”不是遮羞布 2009-09-14 |
北京晚报:“大学白读说”是断章取义 2009-09-20 |
北京晚报:“大学白读说”是断章取义 2009-09-20 |
京华时报:“大学白读了”纠偏高等教育 2009-09-15 |
京华时报:“大学白读了”纠偏高等教育 2009-09-15 |
羊城晚报:当“大学生零薪”遭遇“职校生被... 2010-05-28 |
钱夙伟:“召回”毕业生是学校负责态度 2011-05-11 |
任冠青:大学生“回炉”当技工有何不可 2013-06-04 |
大学生与农民工抢饭碗之忧 2014-02-23 |
雷钟哲:高考两种模式是对高等教育的纠偏 2014-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