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随着数码产品的盛行,现如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早已成了学生们开学的标配,几件下来花费轻松过万。对此,家长们也很是无奈。一方面,这些产品都是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一方面,有报告显示,由于沉迷于电子产品、缺少运动,很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不如中学生。(8月23日央广网)
手机、笔记本是“标配”,平板、PC是“选配”,喜迎自己孩子进入更高学府的同时,不少家长确实免不了要为一些“惯例”购置烦恼一番。曾几何时,入学“换新”确实成了一种风潮,特别是近几年电子产品的丰富化、实用化,手机、电脑等更是成为了一种生活“必需品”,这种情况于年轻人更甚,不少大学生甘做“低头族”,手机平板不离身,已然活在了靠电子产品供给精神食粮的地步。
表面上看,家长的担忧无非两种,一是购置价格不菲的电子设备是一笔不小开支,一些家庭为供出一个大学生,已然是划支了不少辛苦钱来支付学费和用于生活费,电子产品动辄上千元,一些高端品牌商品例如苹果iMac最低配都要上万,实在令许多家庭吃不消;其二,大学新生进入到相对宽松的环境之后,自制力明显变差,宿舍也好、课堂也好,贪玩电子产品很难受阻,故而出现了许多“宅男宅女”,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虚拟社交之中,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
不论是耗费钱财还是影响健康和学习,事出于人,可不能将罪责归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只不过,随着此类问题的逐步加剧,普遍的深入认识还是不高,只觉问题、不识成因。开学买个手机、电脑,何时成了错责?大部分初入院校的学生,都必须远离家庭、暂别父母,远些的甚至从乌鲁木齐到了厦门,不购置通讯工具难道就是正常么?另外,目前的本专院校,教学活动高度电子化,作业、论文、实习等等,通通需要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辅助,老师布置一个PPT作业,难道要在纸上画出来不成?学校未设机房,不得终日泡在网吧?因此,一味抨击电子产品弊端,却始终将观点滞于浅层,实在有违实情。
归根结底,当前问题所附,不是这些电子产品本身,而是购置的目的和用途。同样是手机,一台“红米”几百元,iPhone6却要5000多,在经济不宽裕的前提下硬选后者,其心无非是深陷“攀比风”和“自豪感”之中;另一方面,除日常用品之外,为何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不能自己挣?兼职也好、假期打工也好,所获薪资购置中等货品足矣。再论及影响健康、学习方面,无非是用软件的问题,不看电子书、学应用,偏偏要刷微博刷朋友圈、打LOL开黑聊天,这些“自主化”选择的源头,还是学生自己。因此,“电子病”的来源不是“电子”,而是入学新生亟需救治的思想。
防范之要,首在思想教育,不论是物质心态还是自制力、人生观,都应当得到及时扭转纠正。与其说开学置物成风,不如说现实情形所迫,家庭教育、学校管理,这些都是促使问题改观的主要因素,一些家长一方面无奈于高额开支和孩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不作限制、不思教育,一味顺从甚至宠溺,使一些入学新生自恃“升学有功”为所欲为,这才沾惹上了以电子产品为载体的“病”。
又一年开学时,对于类似问题只怕该管上一管、纠上一纠了。照当今电子产品的发展速度,初出“鸟笼”的学生受其影响更会愈发严重,关键就在于,对待种种“电子病”,须将工作往人的身上做,决不能一味强调手机、电脑等等的影响,归根结底,不治那一颗颗攀比、放纵的心,再是强拉外部环境,仍将弊病丛生。
钱江晚报:百元红包挡不住送学潮 2009-09-11 |
乔志峰:大学新生手机为何“被统一”? 2010-09-07 |
胡 艺:大学挟权谋私,高教精神沦陷 2010-09-07 |
李玉滑:给贫困新生送手机,好 2010-09-14 |
谢小芳:让独立的提醒来得更早一些吧 2012-08-22 |
评论图说:入学装备 2012-08-31 |
赵婀娜:独立报到是迟来的教育 2013-09-02 |
姚孝平:“宰新生” 2013-09-11 |
蒋 理:倡议“关机一小时”呼唤亲情 2014-02-08 |
苑广阔:莫让大学“开学日”成家长“破产日” 2015-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