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多家媒体报道,日前,教育部发布硕士研究生招生新规。新规强化了对考生诚信的要求,要求招生单位将考生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同时,要求招生单位在复试的同时组织相关面试,直接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况。
思想政治考试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在小学,就有这门课程的考试。而今,教育部出台新规,当然有其现实考虑。但笔者以为,和诚信一样,考生的思想政治情况很难通过面试得到精确测量。
在我国,考试不仅是为了选拔人才,更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虽然它久为人们诟病,但在一定程度上却能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可视化。也就是说,考题能反映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体现了考试的功能,它是一种次优的选才机制。但考试这一方式并不适用于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一来,人心隔肚皮,思想政治情况是抽象的;二来,它是动态变化的;三来,对它的考量价值本身就该基于很长的一个时间段,一次面试无法确定学生思想政治是否达标。
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曾说:“中国大学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评价曾在学界和媒体界引起过广泛的讨论。揆诸现实,我们也确实可以发现这样的学生。比如,在高校助学金申请制度下就存在这样的现象:某些“聪明的学生”大胆运用虚构手法在申请书上哭穷。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奢侈。
1+1=2,通常情况下,谁都知道。但环境稍有改变,若说“1+1=4”会得到好处,那在一瞬间,不少人就会脸不红心不跳地将“1+1=4”脱口而出 。这就是现状,只要假话、空话、套话能够得利,不少人的底线就会下沉。现在很多学生考研本就带着功利目的,有的甚至就是为了逃避就业。在这种背景下,还有多少学生会笨到在考评老师面前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特别是在他们辛苦通过考研初试,即将拿到通知书的时候?更何况,在缺乏追责机制的情况下,高校会不会认真贯彻新规,也未可知。
笔者以为,考试不是万能的,若硬要以此衡量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那很可能会变成走过场。毕竟,有些东西只能靠引导和自律。
羊城晚报:这四位清华特招生就是素质教育的... 2009-04-22 |
羊城晚报:这四位清华特招生就是素质教育的... 2009-04-22 |
光明日报:招考公平不能止于“全程录像” 2012-11-27 |
刘远举:高考改革不可有“暗室面试” 2014-07-07 |
新京报:剩余高考加分项也应改革监督机制 2014-12-18 |
秦 川:高考加分应瘦身,监督更须跟得上 2014-12-18 |
天价培训火爆督促公考面试改革 2015-06-05 |
赵 霞:高考加分“大瘦身”旨在实现“加有... 2015-08-03 |
新民晚报:“玻璃房里的竞争”能否更透明 2009-12-08 |
新民晚报:“玻璃房里的竞争”能否更透明 2009-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