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蒋璟璟:发展乡村教育需要有更多“主场意识”
//www.workercn.cn2015-09-25来源: 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更多

  为了让乡村教师“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近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通知明确,重庆市将建立新聘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制度,城镇学校新招聘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时间不得短于2年。(9月24日《重庆晨报》)

  “新招教师须先到乡村任教”,此类政策在一些地方早已先行先试,至于实施效果如何,却始终缺乏后续报道跟进。理论上,为支持农村教育发展,以行政手段调节师资配置,当然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乡村教师“招不来、留不住”的难题,可谓由来已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乡村教师职业待遇有限,微薄的收入不足以回报付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农村生活”本身缺乏吸引力,“进城去”仍然是许多教师终极的职业追求。恰是鉴于此,不少地方开始努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可即便这样,还是无法彻底逆转师资的流失——在如此背景下,“引导新教师下乡”,无疑是立竿见影的权宜之计。

  “新招聘教师,到乡村任教时间不得短于2年”,一旦该政策落地施行,至少能从数量上填补农村教师的短缺。但问题在于,这一带有高度“计划色彩”的行政干预过程,也与生俱来存在着某些不确定性。比如说,其是否会进一步弱化农村教师的“职业黏性”?可以预见的是,两年一个周期“由乡进城”,师资的频繁更迭,势必会使得乡村教育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

  乡村教育,亟待培育起自己的“主场意识”,而不应仅仅被当成是“练级场”或平台跳板。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真正有志于此、安心于此的农村教学从业者。地理空间上接近,文化背景上相似,亲缘纽带根植于斯……符合这种种条件的教师们,才更可能长久服务于乡村教育事业。必须厘清的是,无论是义务支教的志愿者,抑或是被迫下乡的新教师,这些“外援型师资”始终无法取代“在地化”乡村教师的作用。

  短期而言,鼓励新教师下乡,不啻为一种有益尝试。可着眼长远,我们还是要说,倘若无法强化乡村教育的造血能力,任何输入式的支教努力,都无法从根本上化解困境。乡村教育问题,最终还得到乡土语境内求解。通过有效的筛选与激励机制,从农村社群中发现教师、培养教师,进而善待教师;同时,重建乡村社会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以及读书改变命运的价值信仰。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农村教育的地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