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前 溪:高校“文化标志”不该消失
//www.workercn.cn2015-09-29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新一年开学季,教育部发文决定对各地的高校校园书店数量、规模、书店性质、经营状况开展摸底调查。在很多人看来,这或是“倒闭潮”中挣扎度日的校园书店“一棵救命的稻草”,又或成为唱衰多年的实体民营书店的新注脚。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走访北大、清华、北师大等海淀区高校校内及周边的民营书店,发现短短5年时间,它们中近半数者从高校的“文化版图”中黯然“消失”。(9月28日《 北京青年报 》)

  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购书也已成为读书人的生活方式,实体书店的式微成必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实体书店就要走向消失。实体书店作为高校的“文化标志”,应该有一席之地,这个“精神家园”是不能消失的。而要让高校“文化标志”继续存在,且拥有生命力,则需要多管齐下,最重要的是要抛弃功利思维。

  高校的实体书店现状如何? 今年6月,针对高校校园实体书店的生存状况,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所高校中30%的高校内不再有实体书店,78.57%的高校以教辅类书店为主。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结果,也喻表着某种文化的堕落。

  实体书店式微有客观原因。一方面生意难做,毕竟在折扣上比不过网络书店;另一方面在书籍更新上也显得落后,当入不敷出时,实体书店也只能走向“关门”。租金上涨、网络销售的冲击、阅读习惯的改变都成为大学及周边实体书店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这些原因都不是完全抛弃实体书店的理由。实体书店有自己的优势,尤其在高校。

  如何拯救高校的实体书店?其一,要将“实体书店扶持计划”落实到位。去年4月,海淀区出台了《海淀区扶持书店行业健康发展暂行办法》,每年出资400万元,来扶持实体书店。扶持对象为营业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出版物为主营业务,出版物销售占比不低于30%的书店。当时海淀区文委宣布每家店最多获得50万资助,并组织申报。调查走访中,记者问起高校的书店是否听说过此次“扶持计划”,多数店家都摇头,表示营业生涯里,并没有接到任何福利性补助,也不知道文委的资助政策。政策未能落实下去,又有何意义?

  其二,高校应该为“实体书店”提供便利,应该减免租金;其三,需要得到师生的帮助,高校教师可以为实体书店免费开讲座,组织文化沙龙等等;其四,实体书店也应该多听取师生的意见,也要主动走向师生,开展各种活动。

实体书店作为高校的“文化标志”不该消失,这本是师生的精神家园,不该让师生找不到“家”。(前 溪)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