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关爱留守儿童,更需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www.workercn.cn2016-03-28来源: 钱江晚报
分享到:更多

  留守儿童作为这30年左右出现的新名词,而今已成社会难以消除的病,成为无数家庭不堪承受之痛。然而这么多年来,中国的留守儿童究竟有多少,从来就没人说清楚过。民政部负责人日前透露,我国将首次统计留守儿童底数,为实现精准帮扶提供准确数据。

  摸清全国留守儿童的底数,为他们建立帮扶档案,无疑为这个跨世纪的中国之痛,能够起到一定的镇痛作用。然而真金白银撒下去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需要放下维系在城乡二元结构之上的各种现象,教育的、医疗的、住房的等等,哪一个环节掉了链子,都有可能让这项帮扶工作停留在象征性的救济救急层面,伤还在,痛依旧。

  眼下彻底放开这些门槛,几乎没有可能,因为各项保障投入跟不上,许多城市人群的观念也没跟上。这一点,我们从积分落户之类的各种设置上就能感受到。即便这些都没问题,可能各个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会放得更开,这对解决父母孩子两地分居问题来说,等于什么都没放开。

  最新毛估估的数字表明,中国的留守儿童总数在1亿左右。这是给多少钱都无法治愈的社会疾病,是城乡二元结构无法在短时间内填平的沟壑。在发展农村经济成为持续永恒的理想命题的情况下,如何在城市不能承受人口膨胀之重,与留守儿童和他们的家庭不能承载生命与情感之痛的两者之间取其轻重,完全取决于顶层设计的决心与智慧。

  是把钱投到具体农村家庭普通意义的帮扶减负上,或者是更多扶持新型城镇,让更多城市公共服务能覆盖留守儿童,这是治标与治本的根本性区别。以附着在城乡二元结构上的各种限制为例,光留守儿童进城读书这一项,即便是一些看上去混得有模有样的京漂沪漂们,他们的孩子也并不是都能摆脱留守儿童的命运。因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如果不把精力花在城镇公共服务的增量上,很难让人看到治病去根的决心。

  长痛不如短痛。真金白银之外,更需要加快实现城乡一体的共享发展。这是化解留守儿童这一万家之痛的根本。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