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不能让“以罚代管”在校园大行其道
刘传斌
//www.workercn.cn2016-04-11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4月9日,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向华商报反映,最近学校有个“抢钱”规定让他们受不了。“上课答错题罚10元、挂科三门以上罚100元……”这几天,陕西商洛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规定,让好多学生直呼“像抢钱”。(4月10日《华商报》)

  无独有偶,大河网报道,今年2月,河南新乡延津县城北学校对班级成绩后十名学生收取200-500元的费用,用以奖励成绩好的学生。其实,从媒体报道可以发现,学校管理中此类做法并不少见,学生不完成作业、违反纪律、迟到、旷课等都会成为被罚款的事由。可见,“以罚代管”在校园里似有蔓延之势。

  对于企事业单位、行政执法等,“以罚代管”已司空见惯。但这种成人化的管理方式延伸到未成年人身上,是教育观扭曲的表现,严重违反教育规律,实在不妥。

  虽然学校对学生的错误行为拥有一定的处罚权,但像这种带有罚款性质的处罚显然超越学校权力范围,就是行政机关作出罚款决定也需法律授权。而《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都没有赋予学校或老师这样的特权。因此,该校“上课答错题罚10元、挂科三门以上罚100元……”的规定,是法律所不容许的。

  另外,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生犯错可以批评教育,也允许适当惩戒。但师者应该在不妨碍学生身心健全发展的情况下,用学识和德行去引导和影响学生。简单的经济处罚,只会激起学生的抵触情绪,甚至会误导学生,使他们滋生犯错可以用金钱弥补的错误观念,歪曲学生的价值观,以遏制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因此,以罚代管,非但起不了教育矫正之效,反而严重偏离教育初衷。

  “以罚代管”之所以成为很多学校老师的一贯伎俩,根源在于教育强权意识作祟,“以人为本”教育观念的淡薄。学校和老师以为用罚款的方式就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殊不知,此举反而大大弱化学校教育功能,凸显学校管理乏力。

  笔者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督查,对此类行为要及时制止,对相关人员严肃处理。更重要的是,要破除学校和老师对“管制”式教育的盲目迷信,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教育回归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正确轨道上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