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新京报》报道,日前,2000名大学生在成都乘坐火车专列抵达重庆武隆,在某旅游景区内展开了“西瓜大战”,1小时砸掉了1吨西瓜。对此,有网友质疑,以砸西瓜的方式减压是否合理?会不会太浪费了?活动举办方则回应,相关活动系调节气氛,“‘西瓜大战’并不是浪费,解决了当地滞销难题。”
一阵狂呼乱舞,一吨西瓜就报销了。红的瓤、绿的皮,抛洒在草地上,格外醒目。瓜农滞销的瓜有了去处,旅游公司、景区也获得了宣传效果,而2000名大学生,终于也暂时得以“放松心情”。看起来,这一活动确实很嗨,有关各方都得其所哉。
只是,这样的“减压”果真很好吗?
主办方一再强调此次活动不存在浪费的情节,瓜是花钱买来的,吃了、砸了,只能算是消费而不能说是浪费。不能说这样的说法完全没有道理,从常识出发,消费者自行处置自己买来的商品,是其固有的权利,他人无权指手画脚。而且,砸了这些瓜,客观上还具有某种惠农性质,即便现在不被砸掉,也因为滞销而有可能烂在地里。
更不要说,据主办方讲,这一创意还带有某种“舶来”的基因,“世界各地很多地方都已经做过了”,高大上得很。
问题是,大学生“减压”一定要砸西瓜吗?当然未必。
“西瓜大战”尽管也是一种消费,但这样的消费却是有争议的,极有可能引起社会公众情绪上的不适,甚至反感。好端端的西瓜砸得一片狼藉,不可能让人感到舒服。尽管处置过剩商品确实有可能促进消费,但这一过程仍不免会被认为是浪费。这既与民众由来已久的惜物习惯有关,也与商品本身的社会属性有关,即消费不仅具有个人性,也具有社会性。自主消费不应挑战公众的认知底线。
你买来一堆爆竹放了,没有人会认为你是在浪费;但若买来一堆衣服用火烧掉,相信会有很多人感到可惜。砸西瓜也是同样的道理,网友理解的浪费,不过是可惜那些西瓜而已。西瓜的去处不是被扔来扔去,而是回归食品的属性。
何况,即便是需要释放压力,又何必一定要砸西瓜?究竟又是什么样的压力,居然大到要让大学生通过砸西瓜来释放?
说起来,中国的青年真是一个也负重、也脆弱的群体。未上大学之前,高三学生“撕书”、“喊楼”减压;上了大学,还是压力山大,要靠“砸西瓜”减压。那么,将来参加了工作又该靠什么“减压”?
其实,庸常的生活,自有其缓释压力的机会与可能。读点闲书,出门走走,或者“弹琴复长啸”,“对影成三人”等等,都是可以的。记得当年梁启超叮嘱梁思成,“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对于次女梁思庄,梁启超也有同样的建议:“专门科学之外,还要选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
可见,不是说不该减压,而是生活本身就是不断聚力、不断减压的过程。一个人生活的姿势多一点,生活的趣味就会多一点,也就会享有更多的轻松和快意。反观当今的孩子们,在社会的规训下,一门心思读读读、考考考,生命的大好光阴全数压在“争上游”上面,没有压力才怪。这样的生活,实在是乏味、肤浅,良可叹也。
不知道,那些踩踏着一地纸片或汤汤水水的年轻人,真的能够从此就“轻装上阵”了吗?
胡 波:老师,你上课点名吗 2014-12-09 |
王德华:延迟退休,不会在一片掌声中实现 2015-01-07 |
毕业季,在告别中学会成长 2015-05-27 |
唐 华:高考压力山大怎么破解? 2015-06-08 |
张西流:“挂科险”倒逼高等教育创新 2015-08-05 |
王 彬:先不要急着为我们的清华欢呼 2015-10-10 |
王旭东:食堂消费依据的“负”责任 2015-10-16 |
誓师大会联姻成人礼是有益尝试 2016-03-01 |
砸瓜“减压” 2016-06-01 |
减压不必以糟蹋东西为前提 2016-06-0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