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曾几何时,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是困扰我国科学界的两大问题,“有5000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未能萌发现代科学”以及“当代中国的学校为什么培育不出大师级的杰出人才”?究其原因,既有近代中国因循保守、错失科技发展良机之痛,也反映出当代中国科技和教育体制之殇。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结束的“科技三会”上向全国人民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的同时,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习总书记的讲话表明,创新不是简单的、线性的因果过程,它是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中包含若干因素的交互过程。纵观人类科技、产业和社会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社会从来都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其中,文化、体制对整个社会创新理念的凝练、创新习惯的养成、创新制度的完善、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说创新文化是一个民族兴旺发展的精神之魂,那么科技体制则是一个国家先进发达的支撑保障。在全社会树立尊重科学、崇尚技术的科技理念,培育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将是我们破解“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动力源泉。
创新文化缺失是“李约瑟难题”的根源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绵延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近代以后,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我国屡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从世界强国变为任人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审视中国历史文化,压抑保守的封建专制制度以及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观念、以德为先的人本倾向、中庸的处世哲学、官本位的人生价值取向等中国传统文化,加上重文轻理的封建科举制度等,在不同层面上制约着中国文人对科学的执著与认知,让中国文人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背离科学精神,使中国科学创新之路举步维艰,从而失去了萌芽现代科技的土壤和机会。而从文化根源上分析,与中国农耕文化相适应的僵化固守的观念形态也表现出重道德而不重自然、重人伦而不重科学的特征,这种思维方式所塑造的民族精神和国民性格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科学的发展。
科技体制不完善是“钱学森之问”的本质
文化是阳光水分,制度则是土壤。中国科技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离世界先进水平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国科技底子薄、基础差、高端和领军科技人才匮乏的客观原因之外,教育体制和创新机制的不合理不完善,也是引发“钱学森之问”的根本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运行机制滞后于市场机制的发展变化,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成长以及创新效率的提升。对科技教育的落后理念、对科技经费的僵化管理、对科技价值的钝化评价、对科技成果的急功近利等等,挫伤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扭曲了科技创新价值观,甚至助长了科技领域的弄虚作假、拜金主义等不正之风,这些浮躁之气、不正之风经过社会传导体系逐步传导到科技教育领域,于是出现大学教师不安心教学,热衷于报课题、做项目、跑经费;学生不安心上课,热衷于上网、兼职、赚外快。急功近利的科技管理体制滋生了浮躁的创新环境,当科技人员失去潜心研究、自由创新的动力机制,学校又怎么可能培养产生出科学巨匠和学术大师呢?
重塑科技信仰打造创新文化、优化科技体制激发创新活力
重塑科技信仰打造创新文化。创新需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意志,需要工匠精神、挑夫精神和工程师精神,不能投机取巧。科技信仰是最大的创新文化,只有信仰才能将创新融入文化。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要在全社会倡导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培养科学家至上的社会崇拜价值观。其次要营造宽容的创新氛围。科技创新离不开“向失败者致敬”,因为创新成功基于千万次的失败,一个不宽容和尊重失败的社会,永远不可能涌现更多杰出人才。要构建良好学术环境,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第三是要倡导自由的学术思想。尊重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鼓励科技人员自由的学术思想,培养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人才。习总书记强调:“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
优化科技体制激发创新活力。首先要创新人才体制。科技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人才的高度与厚度决定了科技创新的宽度和深度,而人才的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则决定了人才的高度和厚度。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其次是优化科技创新管理机制。要在科技领域更多简政放权。习总书记特别强调:“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防止瞎指挥、乱指挥”。第三是优化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的衔接协同,明确了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的分工定位与创新协作关系,提出了政府、科协、科学院(工程院)在科技管理、科技普及、科技创新方面的职责与使命。总书记一系列论述和部署,为科技创新“引擎”注入了强大的“燃料能源”。
罗 涵:广东要继续当好改革排头兵 2014-03-07 |
慎海雄:有无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是对领导... 2014-05-30 |
我在我思:让法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系列谈 2014-12-23 |
人民日报:创业星火正燎原 2015-05-04 |
李 拯:让巡视利剑长悬问题之上 2015-08-19 |
李克甲:找回“工匠精神” 2015-10-29 |
顾 昀:“双一流”能否终结“钱学森之问” 2015-11-06 |
邓海建:以供给侧改革破解“苹果喂鸡” 2015-12-09 |
屈金轶:透明厨房是保证 食品安全的重要一步 2016-01-05 |
鸡汤文的“毒”该用什么样的药来解 2016-05-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