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日前,《人民日报》发表的《三无单位,何以受宠》一文引起各方热议,因为无级别、无经费、无编制的“三无”科研单位,却受到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广泛欢迎。
其实这并非新闻,前段时间,无论是没有留洋背景、博士学位和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还是“三无”副教授韩春雨团队发明新的基因编辑技术,都使得人们进一步反思我们的科研与创新之路究竟如何开拓。
众所周知,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提出了一个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一耐人寻味的谜题,犹如科学王国一道复杂的“高次方程”摆在了世人面前。对此,不同的人士也给出千差万别的解释,但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缺乏自下而上的创新动力、重工匠技术应用而轻理论探讨,或许都是动因之一。
在我国,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的战略已提出多年,但无论在纯理论领域还是应用领域,其实取得的进展都不容乐观。前者作为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的“冷板凳”领域,显然与领先国家相差甚远。后者虽然近年来许多人认为已经在许多方面做到“弯道超车”,但现实却与理想仍有差距,如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2015年衡量信息社会发展的报告,陈述了2015年度全球ICT发展指数的排名,其中中国位居第82位,显然还处于相对落后地位,与大国经济体的规模远未相称。
由此来看,在新世纪的全球竞争中,实际上从科技角度来看,我国仍然是一名“虚弱的巨人”,而如何真正破解“李约瑟难题”,已成为影响国家崛起的核心因素。对此,或许有几方面的要点值得思考。一则,“自上而下”的创新驱动和资源支持,也许应当更加集中于科学理论领域,避免“撒胡椒面”式的资源分配。同时,也给予“体制外”的科研创新以足够的容忍和发展空间。例如,中国、美国科学院“双料”院士王晓东创立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同属于“三无单位”,但经历10几年探索,其科研人员已在《科学》《自然》《细胞》等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质量为行业翘楚。
二则,技术应用创新更多依靠市场力量,国家资源只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并且给予民间创新、草根创新以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只有真正激发“自下而上”的创新活力和积极性,才能为国家创新力提升奠定基础。
三则,体制内的科研和技术单位,也要借鉴“三无单位”的合理经验,真正摆脱科研管理中的行政化、官僚化、功利化,使得科研人员从琐碎事务与不合理的“紧箍咒”中摆脱出来,根据学科性质和科研领域的不同,在合理的“目标责任制”约束下,在应有的激励机制引导下,发挥出应有的创新动力与活力。
堂吉伟德:医院遗弃病人背后是惩戒不足与救... 2015-07-24 |
加强监管别让“三无”冰垫坑人 2015-07-21 |
毛建国:对屠呦呦的关注还能持续多久 2015-10-08 |
图说:生男“秘籍” 2015-11-24 |
刘诗瑶:科学是快乐的事 2015-12-11 |
政府为“三无电梯”兜底值得点赞 2016-02-24 |
“三无”却是法外行 2016-03-21 |
【大众话题】诺奖级成果并非“随随便便成功” 2016-05-26 |
诺奖级成果并非“随随便便成功” 2016-05-26 |
激发“韩春雨”们活力是科技创新的关键 2016-06-0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