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打造考研基地不是人才培养正道
别敦荣
//www.workercn.cn2016-06-23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据媒体报道,一些本科就读于普通高校、如今在名校读研的“人生赢家”们逐渐暴露出了自己的短板:不懂的专业名词、没见过的专业设备、不熟悉的名师。考上名校没有换来成功的喜悦,相反却让这些“学霸”们满腹辛酸,挥之不去的是井底之蛙的感觉。

  由于专业的原因,我经常到各类高校考察访问。有的普通高校领导常常自豪地介绍今年又有多少毕业生考入名校读研,比去年又增加了多少人。在他们眼里,那些考研成功的学生就代表了学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普通高校毕业生能够进入名校深造,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学校领导引以为豪也属人之常情。但除了庆幸、自豪外,学校领导还应当多一份理性,弄清楚考研率高的结果是正常的本科教学过程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还是“考研基地”造就的。如果是前者,则说明学校本科教育质量是有保障的,毕业生素质受到名校青睐;如果是后者,学校领导就应当反省本科教育的目的和办学定位了。

  普通高校的教育与名校是不同的,不仅表现在办学条件和环境氛围上,更表现在培养目标和教育规格上。名校常常教学资源丰富,办学条件优越,办学定位主要是建设研究型大学,实施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精英人才。普通高校的教学资源通常没有那么丰富,办学条件也只能满足基本需要。这就要求普通高校从自身条件出发,准确定位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采取错位发展的战略,在自身的优势方面发力,培养受社会欢迎的高级专门人才。普通高校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违背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采取应试教育方式,建设“考研基地”,对有考研意愿的学生“开小灶”,一切为考研让路。

  其实,不只是输送生源的普通高校应当反省,相关名校也负有责任。名校不能只是一招了事,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学业上存在的问题一概留给他们自己去解决。研究生入学后,有关名校应当正视学生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补齐学生学业上的短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发扬他们勤奋刻苦的品质,引领他们顺利进入学术的海洋。

  “学霸”变“学渣”也与研究生招考方式有关。我国研究生招生与本专科生招生无异,统一考试,一张考卷定输赢。这样的考核方式必然催生更高层次的应试教育,不仅一般高校热衷于此,而且孕育了规模庞大的社会化的研究生应试培训产业。显然,这是不正常的。欧美国家高校研究生招生采用申请审核方式,申请者提交本科教育经历和成绩,以及其他能够证明自己素质和能力的资料,高校根据招生录取标准,通过审核申请者的材料决定取舍。这样一来,有意深造攻读研究生学位者,就会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常规的本科教育教学过程,打好基础,强化素质和能力。有鉴于此,我国研究生招考组织部门应当进一步研究统一的大规模考试的利弊得失,从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出发,谋划研究生招考改革的新方向。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