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大学生的戾气从哪里来
雨茂 
//www.workercn.cn2016-07-06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学生有事很少找班主任,更极少找任课老师,班干部对同学了解也有限,维系彼此关系的大多是虚拟的群。

  近年,大学生恶性犯罪事件屡见于媒体。同学之间本该手足情深,能有多大仇恨才能对同学刀刃相向、血溅当场呢?至于杀师弑母,更令人匪夷所思,大学生何来那么多戾气?

  有一年,我做班主任不久,听班干部讲,某男生放言要杀某女生。我很震惊,展开调查并弄清了原委。某男生一直喜欢某女生,天天尾随女生去教室、食堂、宿舍,女生不堪其扰。不久,男生公开表白。女生本可委拒求爱,她却选择了最粗俗最伤人自尊的方式,当面骂男生“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极大地刺伤了男生的人格尊严,一怒之下,扬言杀人。

  我找当事女生谈话,对她说,你虽有拒绝人求爱的权利,但对追求者缺乏起码的尊重!我要求她向男生道歉,声明自己实无恶意,目前专注于学业,尚无恋爱打算,希望彼此保持单纯的同学关系。接着找男生,先对他自尊心受到伤害表示同情,接着委婉提醒男生,你有追求爱的自由,但要尊重女生意愿,不能干扰其学习和生活。因你行为失当,引起了她强烈的反感,使用了过激的语言,所以你也有责任。

  事件虽以和平方式收场,却让人后怕。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以升学为目的,不注重“成人”教育,对责任、义务、尊严、生命关注不够。由于课业紧张,班级活动少,同学之间欠缺沟通,不懂得克制言行举止,不清楚彼此尊重、平等待人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单向的,很少引导孩子回馈爱,独生子女在家庭也没有学会分享。

  孩子在成长路上缺少玩伴,当戾气上升时,既不能通过阅读经典去除,也不能通过健康的文体活动释放,甚至不懂得找同学、老师、家长去排解。暴戾之气郁结,就会心浮气躁,进而寻找宣泄渠道,身边的同学、老师甚至家长都可能成为攻击对象。

  十余年来,大学生成倍增长,老师忙于教学、科研,耽溺于没完没了的表格填报,应付各种检查,基本上一下课就回家,住所离新建校区又远,很少在工作时间之外接触学生,与学生当面交流的机会极少。学生有事很少找班主任,更极少找任课老师,班干部对同学了解也有限,维系彼此关系的大多是虚拟的群。近几年,我尝试在班级组织读书交流会,鼓励同学组织文艺晚会及各种体育活动,以增进相互了解,但同学们似乎对维护同学关系并不上心,与网友倒是相谈甚欢。他们淡化了与身边人的关系,沟通能力退化,于是走向封闭孤独。

  去除大学生心中的戾气,要从源头入手。如果一个人生在有爱的家庭,在宽容友善的学校长大,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化中成人,暴戾之气自然与他无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