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规范校园贷不止于禁令
王庆峰
//www.workercn.cn2017-07-27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随着监管趋向严厉,校园贷也走向正规化,但仍然有不少平台顶风作案,或改头换面做起了电商购物、分期还款等。最近,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打击非法校园贷,守护青春不变味”系列报道,通过暗访、调查等形式揭露校园贷乱象,以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校园借贷,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

  应该说,校园借贷是市场供需下的合理产物。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发现,很多大学生都有培训、消费、创业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其中有8.77%的大学生会寻求贷款。在之前,常见的校园借贷是各大银行发行信用卡,而随着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转向网络借贷,尤其是P2P借贷平台的兴起,使得借贷门槛不断降低、借贷方式趋向多样,就此也滋生了花样繁多的借贷骗局。根据报道,2015年做校园贷业务的平台就达到108家,他们有的打着“零首付”“免费用”旗号,声称提供身份证和学号就能放款,但又巧立名目,收取各类咨询费、服务费、逾期管理费等,一旦逾期,还收取高额滞纳费;有的则动歪脑筋,比如串通“职业培训机构”举办培训活动,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还有的要求学生提供照片、视频等作为贷款抵押和担保等,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借贷市场,甚至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在一个正常的校园金融生态中,违反债务条款的大学生要自负其责,违规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也要自担亏损。而在诸多校园贷事件中,责任主要在于部分金融机构滥发贷款,特别是各种借助于网络平台存在的“培训贷”“裸贷”等非法校园贷,既不对学生进行信用评估,又变相收取费用谋利等,是当前监管整改的主要对象。今年5月,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明确提出“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对象就是那些不具资质的“非正规军”。在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也正式向网贷平台发出校园贷禁令,要求网贷平台认真开展自查整改工作,主动下线校园贷相关业务产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监管如此高压态势下,部分校园贷依然顶风作案,摇身变成电商购物、分期还款,试图以此类形式绕过现有监管框架。这显示出校园贷是个需求旺盛的行业,不仅要对部分平台加强管制,更要对现有需求进行规范引导。

  如何引导校园贷走向规范,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是银行这支“正规军”。过去,由于学生消费需求和市场不对等,学生贷款额度少,信用评估、放款流程等环节都必不可少,商业银行不是很重视校园借贷市场。而通过“把正门打开”,推出一批符合校园特点和学生需求的校园贷产品,有望把不良网贷、非法高利贷赶出校园。同时必须看到,虽然一些网贷平台的利息动辄高出银行二三十倍,但也正是凭着放款较快、审核宽松等特点才能吸引大学生。对这类校园贷应该从监管要求入手,完善其信用评估程序,知会学生家长、老师签字盖章,对于那些违法校园贷则要列入“黑名单”,坚决处罚。此外,更要从学生群体的消费心理入手,普及校园贷基本知识,教育学生正确理性评估校园贷产品的收益性和安全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