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李民
//www.workercn.cn2017-11-29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更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我们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从严治党为统领,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因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高校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我们立足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办学治校的能力,牢牢把握高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为此,高校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切实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要大力倡导“四有”好老师导向,坚持开展向李保国、黄大年、段江华等先进模范学习活动,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要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大力推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改革,构建适应人才培养新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要深入开展积极健康的大学文化建设,努力形成优良学风教风校风,营造有利于人才培育的优良环境。
  以综合改革为动力,坚决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正处在爬坡涉险、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必须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努力克服不敢改、不想改的畏难情绪,摒弃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下大力气深入调查研究高校干部人事、科学研究、考核评价、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束缚发展的具体问题,聚焦难点、理顺关系、释放活力,推进高等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以依法治校为保障,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制度建设带有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是根本性的保障。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高校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会组织和复杂系统,必须按照“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要求,不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快完善和落实《大学章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探索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途径、形式和平台,不断提高学校师生依法办学治校意识和能力,加快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加快推进学校依法治校进程。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指示,把学校的发展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决策咨询、文化引领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需求,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取得更大的发展。
  (作者李民,中共十九大代表,中共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本报记者杜若原整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