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99天的史上最长寒假结束了,4月26日,一到三年级的小神兽们终于返校,这也是浙江中小学最后一批返校的娃。在疫情有效防控下,必须做好安全防护,保持安全距离,而一年级的娃娃们对于“一米”却没有明确的空间概念。于是,学校便想出这样一个主意,将古代的“官帽”进行大胆的改良,“安装”上了长达“一米”的帽翅。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和同伴保持安全的距离。(4月26日 澎湃新闻)
随着疫情基本阻断成果不断巩固,各地复学步伐正在加快。随着杭州最后一批复学的学生复学的“定格”,给复学和防疫提供了全新的经验。“一米帽”复学的探索,能够真切地看得见老师在防疫措施上的用心,也着实让家长和社会心中升腾着安心和舒心。
在复学问题上,教育部明确提出三项要求,对疫情防控程度、社会认可度、防控物资、条件进行了重点强调。如何落实这三项重要前提条件,考验着各地教育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等的防疫体系和社会责任。
在落实防疫和复学措施上,特别是对年龄偏低的一到三年级小学生来说,做好防控,如果单独靠仅单的说教,往往起不到深度认知、提醒作用,反而耽误防控措施的落实。“一米帽”的推行,既调动起来了学生们动手能力,又有效保障了学生们保持一米距离的“可视性”,这样一举两得的办法,寓教于乐,值得称赞。
防疫和复学是相互关联。防疫保障复学,复学需要防疫到位为基础。如何更好更有效的防疫,对于人员聚集度非常高的学校而言,无疑是非常大的挑战。把孩子们的安危“交给”了学校,此刻或许更为鲜明的体现出来。
从做好入校学生体温测量、事前签订承诺书、上课时和课间保持安全距离、开展“开学第一课”普及防疫知识、复学演练等,所有的措施,都是为了给学生们编织一个安全无虞的复学环境,再小心也不为过。当严肃的防控措施,变换成学生们乐于接受的“一米帽”、中药香包等喜感十足的创意办法时,防疫的目的就在无形之中传达到学生心里去了。
防控措施越走心、越用心,防控成效就会越管用,复学就会越有安全感,家庭和社会才会更安心、更舒心。学校也好、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卫生健康部门,都在全方位无死角的把复学的安全第一突显出来,落实到实际中。这些有益措施,对于其他准备复学的地方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借鉴。
心里装着学生,肩上扛着防疫担子,用心是最好的“防疫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