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以“女博士辞职被校方索要51万元补偿费,校方:签有协议”为题,报道了山西一所地方高校教师因服务期未满提出辞职,与所在单位引发争议与纠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表面上看,这是一起普通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案件,但根本上是一个法律问题,并折射出中西部地方高校人才流失的问题。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此类问题可能会越来越凸显,有必要从更宏大的社会视角进行探讨。
人才流失问题是与人才流动相伴产生的。客观而言,人才流动可以引入竞争机制,这样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和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但由于中西部高校在经费、平台、政策、环境等多方面,与东部地区高校有差距,因而出现了明显的人才单向流动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为:一是人才由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流动;二是一些高层次人才由一般高校向重点高校流动。这种单向流动趋势的不断持续,使得一些中西部高校发展举步维艰,面临越来越严峻的人才流失问题。
有效缓解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流失问题,需要从内部和外部共同努力。在国家层面,应进一步从政策导向上给予中西部地区高校更多支持政策。实际上,教育部近两年出台了一系列规范高校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举措,但任何外部的倾斜和支持必须依赖于高校内部的努力才能发挥实效。换言之,真正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自身的“造血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才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对中西部高校而言,走内涵式特色发展之路无疑是重要的战略选择。这里的特色从宏观层面可以体现在高校的办学特色、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及社会服务特色等方面,从微观层面可以体现在人事制度改革特色、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特色、学术资助与评价特色、职称晋升特色等。
唯有打造和形成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众多的特色打造方面,学科特色打造是最重要的,因为学科不仅是高校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和汇聚人才队伍的基本平台,而且从学科角度切入更有助于推动高校其他方面的特色形成。每所地方高校都是内嵌于办学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中,而学科特色又内嵌于所属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特色中,这种层层互嵌从根本上决定了中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及其内部的学科体系必须深深扎根并服务于国家及所在区域的多元化需求。
在增强中西部地方高校的特色打造上,除了高校自身努力之外,国家层面还可以从包括学位授权审核机制在内的诸多方面做一些更为深入的改革尝试和探索。例如,可以将目前的一级学科“单轨授权”转变为以“单轨授权”为主、同时开放有特色的二级学科授权、进而形成“双轨授权”的新机制,以鼓励和引导地方高校走特色发展道路。
人才的流动与流失问题既是挑战也蕴藏机遇,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和应对。任何被动的变革短期内总是伴随着阵痛,但长远来看也孕育着崭新的机会和前景,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组织而言,概莫能外。因此,在打造特色上持续发力,努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用人氛围,才是真正缓解中西部地区高校人才流失问题的根本之道。
(作者系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