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寻16年后,廖银超的父母终于找到了他。16年前,廖银超在自己就读的四川某医科大学未拿到毕业证,一气之下前往广东等地,隐姓埋名,打工流浪。为了寻找廖银超,母亲精神出现问题,父亲也想过自杀。廖银超的故事并非孤例。据志愿组织“让爱回家”统计,仅2019年一年,经其帮助的流浪人员中就有46名大学生流浪者。(5月1日 红星新闻)
“医科大学生16年流浪街头”,令人唏嘘。二十年前,根据《2000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显示,彼时,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12.5%,高等教育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仅为4.95%。毫无疑问,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人生恐怕一片光明。廖银超何以却落得如此下场?让人意外的是,在志愿组织帮助的4000多名流浪人员中,类似廖银超一样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这背后,或许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
首先恐怕应当反思当前的学校教育:是不是过于看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考察,而忽视了对学生生活教育甚至生存教育的关心?分数高,就能代表其毕业后能够具有很强的社会生存能力吗?毕业后就能适应快节奏、高速度的社会发展吗?从这些流浪的大学生中看,并非如此。
从家庭教育层面看,据披露,被救助的大学生流浪群体中,原生家庭多是农村背景,相较于城市学生而言,他们普遍背负着脱离“农门”的期待,父辈和长辈把改善家庭困境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而当他们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抑或毕业后无法找到一个更好的出路,来自家庭的巨大期待和压力,就可能摧毁他们。
事实上,很多农村家庭对于大学生有种偏离实际的幻想,认为考上大学就算吃上体制饭,捧到金饭碗。笔者也是农村出身,亲耳听到过一些农村父母这样对孩子讲,“考上大学就轻松了”“某某家孩子大学毕业包分配工作,月入好几万”……一些农村家长供孩子上学的功利性目的十分强,重考试成绩,轻生活教育和生存教育,把考大学与经济利益和权力欲望相捆绑,然后压力层层传导到这些农村大学生身上。
于家长而言,期待孩子成为人才、赚到大钱,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不可强求。直面现实,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社会上多数人都是平凡人,因此,家长不宜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与此同时,无论家庭抑或学校,都应该重视对大学生的生活和生存教育,“基础”打得劳,孩子的人生路才会行稳致远,才有更大的可能向上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