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啊呵吆——”天气晴好时,青海西宁等地的老百姓喜欢围在一起“漫”花儿,这近乎“吼”出来的西北民歌,是西北地区广为流传的民歌,也是西北地区人民祖祖辈辈磨不掉的记忆和心头肉。
“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花儿又叫少年,因歌中将年轻姑娘比喻为花儿而得名,曲调固定,歌词多样。每年农历五六月,田野里,高山上,树林间,一唱一和,万人呼应。一嗓子花儿,心尖儿颤。
但遗憾的是,尽管现在青海等地的老百姓依然爱听爱唱花儿,但满山遍野“漫”花儿的天然盛景,早已成尘封的记忆。
最突出的表现是,年轻人渐渐远离了花儿。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村里的年轻人大多进城读书、打工,他们的手机里偶尔还会飘出花儿,那只是对乡愁的一丝慰藉。一些年轻人甚至已经不清楚什么是花儿,偶尔还闹出笑话:《在那遥远的地方》是花儿吧!
还有一重表现,花儿老了。在农村,经常见到一些老人揣着“小匣子”转悠,随风传出音质粗糙的花儿。唱花儿的多是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本应是主唱的大哥哥、尕妹子,已难觅身影。曾盛开在河湟两岸的花儿,是西北人心头的“油”,也是老百姓的命。但相对过去,如今“花园”小了,“花香”淡了,“花粉”越来越少。
不禁要问,花儿为何不再怒放?
一方面,方言“卡”住了花儿走出去的脚步。唱花儿多用方言,乡音也是一种美,可是土得掉渣,影响交流,就会失去蓬勃生长的空间。外边人听不懂,有的甚至连歌词都“翻”不出来,只能口耳相传,孤芳自赏。在大众传播时代,一种文化过于封闭,就只能在小圈子里打转,丧失活力,危及生命力。有人问,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前提下,能不能用普通话来唱花儿呢?想想看,阿宝的西部民歌经过包装,基本上是普通话,保留了黄土腔,红遍大江南北。假如固守放羊娃那一套,或许也很难走出黄土坡。
格调也影响花儿与少年的亲近。传统花儿以情歌为主,适合成年人尤其是已婚男女。爱情是美好的,花儿歌词大多上得台面,但也有些的确不适合孩子们歌唱。花儿离开少年,自然失去生机,只有推出更多适合青少年的内容,才能更贴近孩子,发扬光大。
还有一重问题在于交流、创新不够。花儿产生于不同区域,流派各有千秋。但说到底,花儿属于普通大众,不该有地域、门户之分,更不宜僵化保守。时代在变,人的“音乐舌尖”也在变。花儿应不断创新,嫁接具有现代感的音乐元素和表现形式,尤其要考虑年轻人的接受特点。
放眼望去,花儿的困境,也是不少历史文化、民族文化面临的尴尬。近些年,一些地方的花儿被列入国家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个让人喜忧参半的消息,其传承和保护受到特别的重视,值得欣慰。但如果面临的困境难以破解,花儿依然可能枯萎凋谢,如果有一天真的成为遗产,那将是民族文化的遗憾。
期待更多方式助力花儿茂盛。惟愿花儿朵朵开。
凤姐的新时代东施效颦 2010-04-21 |
神仙最近比较烦 2010-06-23 |
我做正教授已超十年,做副厅也已过五年,但... 2011-01-25 |
南方日报:共建共享“幸福广东”才真正可期 2011-01-26 |
林 岩:令人尊敬的哨声 2011-11-25 |
周潜之:年轻一代“恐婚”的背后 2012-02-14 |
朱 磊:请重新把脉农村文化市场(新评弹·... 2014-09-04 |
张 越:承诺岂能只挂嘴上 2015-01-28 |
文化点评 2015-04-13 |
凤姐的新时代东施效颦 2010-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