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戏曲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深厚群众基础,可以说是有目共睹蔚成共识。它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凝聚民族精神的有效利器。正因此,才会有《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这样的“郑重对待”,可谓史无前例。
然而现实并不如意。最近几个主流媒体几乎同时发表了主题为“呼唤舞台”“期待新生”的报道文章,忧心忡忡地描绘了戏曲“观众流失”“创作乏力”“缺乏舞台”等现状,直言戏曲发展面临诸多考验,希望借眼下这股东风,找到一条好的戏曲发展之路。
归纳而言,所谓考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传承”,一个是“创新”。就传承而言,今天的戏曲演员,与前辈戏曲艺术家的差距已经不小。以前的京剧武戏名角杨小楼、高盛麟等人,身上都背着上百出戏。而现在的青年演员,哪怕是优秀演员,如果会上十几二十出戏,就已经很值得褒扬了。如此一来,优秀传统戏曲究竟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的能有多少?而恰恰是这些优秀传统剧目,乃是戏曲的精华所在。今天的“戏曲不景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观众看不到精彩的优秀曲目所致。
戏曲的创新也与别的艺术样式不尽相同,它是建立在充分传承的基础上的。离开了程式化的一招一式,离开了地域文化、方言特色,完全重起炉灶的创新是注定失败的。既要反映现实生活,又要符合戏曲规律,才是创新的正道。如今的创新乏力很大程度上是动机不纯使然——为了比赛和获奖,匆忙创作、匆忙推戏,比赛结束就刀枪入库束之高阁,这样怎么能够赢得观众呢?很多情况下,与其看这类创新之作,不如看传统老戏,毕竟戏曲的拥趸具有很大的忠诚度,一旦深谙戏曲魅力,甚至会成为戏曲票友。所以在戏曲领域,创新的难度其实很大,创作者包括演员需要沉下心来慢慢磨戏,才有可能打磨出精品。
随着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各种戏曲渐趋式微,戏曲剧团的生存压力倍增,剧种数量逐年递减。文化部统计数据显示,1983年我国有373个戏曲种类,而到了2012年减少到了286个,30年间传统戏曲剧种就消亡了近100个。看到这些惨淡的数字,似乎颇有悲观的理由。但是跌到谷底之后的反弹也是明显的,就笔者生活的上海而言,各种戏曲的演出情况已呈现乐观的态势,比如京剧名家张火丁在上海大剧院的演出就是一票难求。“有钱有闲”之后的都市白领,正以饱满的热情走近、接纳戏曲,提升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这些可喜景象渐有蔚然成风的趋势。他们的眼光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挑剔,提供优秀的戏曲作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在,戏曲有了政策的坚定支持,也有了一定的经费保障,但如何“准确落地”,把钱用在刀刃上,有效改善戏曲生态,这是需要花力气推进的。如果我们经常思考“让观众走进剧场的理由”,琢磨一下年轻观众在一些城市走近戏曲的出发点,戏曲的振兴就会有希望。
人民日报:警惕戏曲的自我迷失 2008-11-21 |
人民日报:警惕戏曲的自我迷失 2008-11-21 |
季国平:别犯常识错误 2013-01-18 |
戏曲批评需要“体系”建构 2015-04-10 |
季国平:开创当代戏曲传承发展的生动局面 2015-07-22 |
季国平:强调中国戏曲美学的必要性 2015-07-28 |
王评章:以名家传戏强壮戏曲命脉 2015-08-07 |
董 伟:抓住机遇,振兴戏曲艺术 2015-08-11 |
后继乏人 2015-09-10 |
传承或许是创新的最好方式 2015-11-2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