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从6天30亿看文化“供给侧”
吴为忠
//www.workercn.cn2016-02-19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按照有关部门日前发布的数据,大年初一至初六,全国电影总票房达30亿元,同比增长67%.6天30亿,这一数据也创下春节档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认为,近几年春节档票房爆发式增长,首先缘于观众形成了电影消费习惯。猴年春节电影票房大涨,也离不开电影硬件设施的完善,银幕绝对数量大增是激发票房热的重要条件。二三四线城市的新建影城数和新增银幕数,都给中国电影票房注入动力。电影票房创新高不仅充分反映出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渴求,也表明从“供给侧”入手增加电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拉动经济增长不可轻视的一个领域。

  中国电影市场是全球电影市场最强劲的增长引擎和最大的增量空间,由消费带动供给,产业活力得到充分释放。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440多亿元,同比增长48.7%.观影人次12.6亿,同比增长51.08%.今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已经位列全球第二,随着二三四线城市影院的建设步伐加快和逐步完善,观众消费习惯的逐步形成,未来两到三年,中国有可能跃居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更要走出去,受到世界电影市场的欢迎。讲好中国故事,世界愿意听,关键在于如何说。目前,国家广电总局指导实施的“中国电影,普天同映”计划正在进行之中,该计划旨在推动更多华语电影走出国门,全球同步上映。中国电影的海外征程将加大步伐,立足全球市场获得新的增长点,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从“供给侧”这一端来看,电影文化有它的双重属性,这就是市场属性与精神属性。另外,文化还承担着公益性的任务。春节里,媒体报道称文化讲座火爆,这是市民的另一种文化需求。政府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现在既然供不应求了,就应该加强供给。文化服务也需要“供给侧改革”。上海的文化场馆建设成就很大,如何把市、区、街道三级的文化场馆都合理利用起来,是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市民文化素质的一篇大文章。其实,文化普及工作做好了,也是为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打下厚实的消费群体基础。当然,这是电影春节档火爆引出的另一个话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