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汉中门广场的一边,有一口特殊的古井,它是南京独一无二的一口“四眼井”,旁边立着刻有“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字样的石碑。两年前,现代快报就报道过,这口井曾经遭到破坏,沦为“垃圾桶”。时隔两年,又有市民反映,这口古井内仍然堆满垃圾;并且井口没有遮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016年3月23日 人民网)
一处古迹,是一座城市独有的人文财富,是这个城市独一无二的象征。然而,古迹被破坏,甚至沦为人人嫌弃的垃圾桶,相关文物保护单位难辞其咎。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了相关部门文物保护意识的欠缺,既没有很好的发掘文物背后的历史传承,也没有尽到妥善保护的责任,甚至还留下了安全隐患。南京“古四眼井”的遭遇,应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与“古四眼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孕育我国著名品牌“古井贡酒”的那眼北魏古井,其所在的地区已经被建设成国家4A级景区。此外,完备的文物保护措施,使古井亭下的北魏古井,掩映在参天古槐之中。其中一点非常值得关注,那就是古井的历史背景以及传承,使得古井贡酒成为国家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历史见证者。不但古井被保护的完好无损,蜚声海内外,而且品牌效应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形成景区和酒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难道这些不应是南京“古四眼井”应借鉴的经验吗?作为南京唯一一口四眼古井,却输在了落后的管理理念以及冷漠的管理方式,这些造就了“古四眼井”如今的“窘境”。游客到南京一游,看到的只是一处标有“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和充满垃圾的井眼,难免会对这座城市留下管理乱、不负责的不良印象。依笔者看,与其他南京著名景观相比,“古四眼井”并非微不足道。待相关部门专业考证,没准会发掘出一些惊人的历史背景,但很遗憾,作为文物,由于相关部门的不尽责,懒作为,至今并没有“物尽其用”。
但愿有一天,因为尽责完善的管理、人文理念的宣扬,“古四眼井”也能像“夫子庙”那样蜚声国际,自豪矗立,宣扬中华传统文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作为这个城市历史迁徙的见证者,被人们无一丝敬畏感的乱丢垃圾,甚至成为安全隐患。这些都是相关部门应该反思沉淀和及时改变的历史课题。
广州日报:怎样才能锤下留“宝”! 2009-04-27 |
吴学安:残缺美同样珍贵 2010-11-19 |
陈家兴:监守自损文物故宫如何补漏 2011-08-01 |
陈家兴:监守自损文物故宫如何补漏 2011-08-01 |
魏英杰:对疑似历史建筑不妨高抬贵手 2012-08-17 |
张枫逸:抢挖古币凸显文物保护尴尬 2013-09-12 |
张贵峰:说起长城很骄傲,说起保护却没钱 2015-06-29 |
刘建国:赔偿千年古梅暗藏隐忧 2015-07-01 |
占 巴:“文物保护”不能等的花儿都谢了 2015-10-20 |
王玉宝:补上环境获得感之缺憾 2016-01-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