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古井”遭遇凸显文物保护之殇
祖长云
//www.workercn.cn2016-03-23来源: 中国江西网
分享到:更多

  汉中门广场的一边,有一口特殊的古井,它是南京独一无二的一口“四眼井”,旁边立着刻有“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字样的石碑。两年前,现代快报就报道过,这口井曾经遭到破坏,沦为“垃圾桶”。时隔两年,又有市民反映,这口古井内仍然堆满垃圾;并且井口没有遮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016年3月23日 人民网)

  一处古迹,是一座城市独有的人文财富,是这个城市独一无二的象征。然而,古迹被破坏,甚至沦为人人嫌弃的垃圾桶,相关文物保护单位难辞其咎。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了相关部门文物保护意识的欠缺,既没有很好的发掘文物背后的历史传承,也没有尽到妥善保护的责任,甚至还留下了安全隐患。南京“古四眼井”的遭遇,应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与“古四眼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孕育我国著名品牌“古井贡酒”的那眼北魏古井,其所在的地区已经被建设成国家4A级景区。此外,完备的文物保护措施,使古井亭下的北魏古井,掩映在参天古槐之中。其中一点非常值得关注,那就是古井的历史背景以及传承,使得古井贡酒成为国家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历史见证者。不但古井被保护的完好无损,蜚声海内外,而且品牌效应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形成景区和酒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难道这些不应是南京“古四眼井”应借鉴的经验吗?作为南京唯一一口四眼古井,却输在了落后的管理理念以及冷漠的管理方式,这些造就了“古四眼井”如今的“窘境”。游客到南京一游,看到的只是一处标有“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和充满垃圾的井眼,难免会对这座城市留下管理乱、不负责的不良印象。依笔者看,与其他南京著名景观相比,“古四眼井”并非微不足道。待相关部门专业考证,没准会发掘出一些惊人的历史背景,但很遗憾,作为文物,由于相关部门的不尽责,懒作为,至今并没有“物尽其用”。

  但愿有一天,因为尽责完善的管理、人文理念的宣扬,“古四眼井”也能像“夫子庙”那样蜚声国际,自豪矗立,宣扬中华传统文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作为这个城市历史迁徙的见证者,被人们无一丝敬畏感的乱丢垃圾,甚至成为安全隐患。这些都是相关部门应该反思沉淀和及时改变的历史课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