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致意“战马”背后的匠心
李洪兴
//www.workercn.cn2016-08-09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最近,舞台剧《战马》中文版开启了在北京的第二轮演出,反响依旧热烈。这个在国际上获奖无数、口碑甚佳的舞台剧,讲述了穿越战火找寻爱马的故事,感人至深。马偶“乔伊”踱步、狂奔,低头吃草、甩起尾巴,愉悦、不安……每一个动作、每一点气息、每一种情绪,都让人感受到人与机械合而为一的魅力。

  机械装置的“战马”被演活,正因为背后藏着一颗“匠心”。而这样的匠心,乃是源于对“美”和“情感”的双重追求。爱美,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品质、工艺、设计的高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更多的人不再满足于“能用”,而是于“日用之道”上附着审美趣味与情感需求。这也倒逼“供给侧”不断超越,在品质上、创意上,萌生出创新自觉和审美自觉。这或许正是工业化生产之后,匠心之道的开始。

  我们常说“致匠心”,并不是简单的致敬或致意,而是要看能否进入事物的细节深处,挖掘其中的文化含量,把握其中与人心人情的契合。正如观众喝彩“战马”,并不仅仅是为形式鼓掌,更是为细腻的演绎传达的情感、理念而鼓掌。

  这也让人想起绘画大师达·芬奇。他传世的作品并不多,却留下了大量“未完成”的手稿,上面总是布满密密麻麻的字符。原因是他常借一幅画来研究一个主题,充分观察与把握细节,比如在画人物时就会详尽研究人体解剖学。这构成了达·芬奇的创作特点:花瓣中每个叶齿的顺序、人体不同姿态时的衣服褶皱……都让人感受到真实,传达出情感。细节之上“尽精微”,才能让制造成为“匠造”,照见品质和良心。

  管住了心,就不会胡思乱想;守住了神,才能有鬼斧神工。中国传统讲求“技进乎道”,少不了近乎强迫的专注、坚持,以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完美。有媒体曾报道,一名坦克车的电焊高手,为练好“焊功”先练“绣功”,借刺绣的一针一线、一勾一引,练习眼力、找到手感,成就了电焊的“稳快准”。德国小城格拉苏蒂以制表工艺闻名,城市虽经历三次损毁与三次重建,但当地人对技艺的坚守始终不变,相信“战争和变故拿不走我们手上的绝活”。做人做事,要有“主心骨”,站得稳、立得定、守得住,才谈得上匠心。

  然而现实中,匠心一边在被高度聚焦,一边又在寂然消失。信息社会形成了一种海量资讯和偏好选择的庞杂裹挟,传统技艺要面临规模化的挑战,也需要适应分众化的趋势。所谓匠心,谈何容易。而在现代化的分工协作中,每一个步骤都不过是流水线上的一环。在这样的体制化链条中追求匠心,也殊为不易。当更多人开始投身于民族工艺与技艺的传承创新中,当更多人开始在整体设计与制造中追求突破,匠心才能开出一片天地,更深涵文化底蕴,更贴近审美、情感与人心。

  “品有三口,唯心至之”。一台大戏堪称精心,而卓越品质、大国匠心需要有更多的历史耐心、发展信心,才能为国人青睐、被世界喝彩。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