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一座“博物馆之城”,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全市88家博物馆免费开放,整合在线资源,丰富多彩的云直播、“云游”、“听游”、“学游”搭建起博物馆与公众便捷的沟通互动平台,推动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级提升。
上海科技馆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背景下,这一主题尤为凸显博物馆在广泛而深层地嵌入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应承担的集体关怀和文化治理使命。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博物馆学的兴起,除传统的展示空间外,博物馆与社会互动的需求日益提升。关注公共事件的展示,推动了博物馆更有意识、有目的地站在惠及公众利益的立场上,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公众在面对不同的,即使是灾害、战争或恐怖主义等创伤的历史时,依然能够获得将经历和态度的异质性转变为共识性的论述,这也成为博物馆“多元性”与“包容性”的重要表征。
上海自然博物馆
致力于“平等”,首先在于博物馆架起“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双向互动。如今在公共事件展示中,博物馆十分注重利用个人或群体命运呈现现实观点。前不久,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向社会征集“上海世博会十周年”纪念物,鼓励公众讲述自身的“世博故事”。个体视角为观众在展览空间中营造一种归属感,将个人绑定到集体记忆构建出的文化中,同时又将文化绑定到个人的思想中。此外,观众的观展体验也是“个人”与“集体”融合的重要一环。既要推动博物馆向外延伸,做到观众群体全覆盖,也要实现丰富的个性化体验。信息科技在此可以发挥巨大作用。这次上海搭建“云上博物馆日”,消弭了线下和线上的边界,汇集了近40场直播活动,100多个精品大展实景展厅和150多场线上活动,让更多弱势群体和受到疫情影响的民众,能够平等享受到博物馆的优质资源。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记忆“存储器”,它还积极参与当下即时建构和历史重建的过程。当公共事件在更广阔的社会语境中被审视后,能够消弭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引发观众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沉思。比如,伦敦博物馆的“战争、瘟疫和大火”展览,将一系列的公共灾害性事件置于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赋予了这些事件超越其本身的公共记忆价值。2018年末,该馆还举办了西班牙大流感100周年纪念展——“疾病X”。展览向观众抛出问题:人类所面临的下一个未知的致命疾病是什么,人类又是如何“制造”它的?当下,无论是2月以来各地博物馆开展的抗疫见证物征集工作,还是欧洲博物馆正在建立的“新冠档案”,彰显的都是博物馆积极探索将公共事件转变为公共记忆,为捍卫人类尊严、平等正义和地球福祉作贡献。
上海博物馆
博物馆模糊了“主流”与“边缘”的界限,促进不同群体间的互信互鉴。在公共事件的展示中发表主流公共记忆所遗漏的声音,形成多样化的表达,能够提升博物馆与公众交流的民主化程度,并有助于对社会的风险管理。近几年欧盟推出“博物馆作为整合的舞台——新视角和包容方法”项目,面对人口流动时代的移民问题,强调博物馆的全球化视角,呼吁更多地关注非洲、南亚、拉丁美洲、南欧或东欧的经验。“主流”与“边缘”的融合多表现在将崇高精神带入普通领域,将沉默的公共记忆纳入权威的主流叙事中。新几内亚有700多个部落群体,政府通过创造一个博物馆网,扶持地方和部落历史文化的振兴,并支撑了国家博物馆的统一叙事,由此介入对殖民时期失去的国家身份的重建。
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多元社会,需要包容。博物馆展示公共事件是在原有古器物保护利用的框架外,对现代社会发展的记录和回应。“千馆一面”,难显历史波澜壮阔。尊重不同表达,增进相互理解,多元和包容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趋势之一。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