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反对
看似福音实是杂音
这“馅饼”之喜让人感到有点莫名其妙,而且,这看似是给当地教育事业的“福音”,不如说是一种“杂音”。
首先,从这个奖励基金的名称来看,是以“高考”作为立足点的,也就是说,它的标尺唯高考是从,这个思路不客气地说,已经很落后了。关于高考,近年来,备受争议,要求高考改革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在此情况下,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应对民意,经反复调研,周密论证,从“国考”的高度,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按照《意见》确定的目标,“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模式将被替代,在这个时间点上,咋还把眼光盯在老问题上呢?
其次,只有考上清华北大才能获得奖励,这又是什么思维呢?一二人考上清华北大,不是件稀罕的事,笔者学生时代生活在被号称是全国百个贫困县的偏僻农村,那里的教育水平落后,就在那种情况下,考上清华北大的学长、学弟不乏其人。再说,仅以考上清华北大作为奖励的标准,是不是显得过于狭隘了呢?这样的思维如何重振当地教育事业?
当然,对这位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冯活灵先生还是应该给予一点掌声的,这掌声不光是对他慷慨解囊的感谢,也是对他怀有一颗热爱家乡、情系家乡的赤子之心的敬仰。但是,面对冯先生的好心激励,恩平当局显然是头脑发热了,还真以为是“天上掉馅饼”了,考虑问题不从实际出发,研究对策不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弄出如此“杂音”,挨批的日子恐怕不远了。 (王军)
掐尖式资源配置
恩平优质生源流失到江门一中等市内名校,这还算“在锅里”的流动;而更有甚者,包括恩平学子在内,整个江门的优质生源流失到邻市中山、佛山、广州等地去;优质生源通过被掐尖,聚集扎堆在国家、省一级示范普通高中里,进入好高中、重点班就等于拿到了好大学、重点名校的入场券,这是当前高中教育资源配置的大环境。
衷心期待从教育部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包括某些声势赫赫的名校,能读懂这巨奖开设背后的那一番苦心孤诣,让从幼儿园、小学开始的教育资源配置更均衡一些。不要再通过重点学校、非重点学校、名校、普通学校的等级式架构来构筑一种单向度的功利化教育;不要再通过掐尖式安排,让越来越多的处在基层位置的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产生被边缘化之感,尤其不要眼里只有优质生源,而让更多的普通学生成为教育过程中的背景;更不要继续诱导地方政府,与以往GDP崇拜类似的,展开新的高考入学率和重本率崇拜和比拼,空耗财力和精力。(张翼)
盲目“参股”易伤身
百万重奖虽然看着很美,但一来受众过窄且有时效性限制。二来“状元基金”过于“高端”,对基础教育刺激有限。高考基金最多只能在短期内,令高考喜报变长一点,“教育GDP”变得惊艳一点。但等基金“失效”后,在回头看恩平教育很可能还在原地踏步。
相比“状元基金”的炫目,政府的盲目跟进更让人难以理解。恩平官方每年有600万元专款对办学业绩突出,绩效考核优秀的学校进行奖励。在恩平基础教育急需雪中送炭之际,政府却给状元们锦上添花,怎能让群众心服?与民间资助不同,财政资金更应讲究合理性、公平性,但恩平官方“参股”高考基金,却看不到应有的积极意义。
高考基金虽然“炫目”,但政府参与却会“伤身”。其实,对于那些习惯了好大喜功,盲目跟进的地方而言,政府“参股”高考基金而引发一地鸡毛,又何尝不是一个防止乱作为的警示牌呢?(薛家明)